■陸潤芹
(中國交通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科技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等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基建”的背景下,數字科技將持續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引領新的經濟變革,成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增長點之一,對企業轉型發展和管理創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集團公司不僅要推動業務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轉變,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必須貫徹數字經濟的理念,從傳統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以適應集團公司多機構、多屬地內控的需求,運用數字化手段實時準確掌握公司運營狀態、及時發布風險預警、為公司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在傳統管理階段,人們對研究對象的整體性要求不高,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提高,尤其是現在大數據思想與技術的沖擊,關注研究對象的完備性是保證組織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即只有收集與研究對象有關的全部信息,才能充分挖掘信息的價值[1]。集團公司具有多機構、多屬地的特點,傳統“分散式”管理的弊端逐漸顯現,集團公司領導決策層難以獲得全面的信息,或是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來匯集整理,數據分析響應較慢,影響信息的時效性,可能導致商機的錯失。在傳統“分散式”工作模式下,往往還會造成數據信息的反復獲取和處理,產生重復勞動,影響辦事效率,還可能出現信息不充分、不對等的現象,影響領導層做出科學判斷和最優決策。
集團公司流程體系龐大,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存儲于不同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相互獨立;各成員、各部門業務范圍和工作內容差異,數據統計口徑和計算模式各異,數據庫標準也各不相同,在系統整合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數據相容性問題。從頂部層面統籌考慮,搭建集團公司完整的數據網絡,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在龐大的數據處理基礎上還需要開發新的功能與應用,對軟硬件環境也帶來極大的考驗。數字化管理大勢所趨,對企業未來產生的紅利也不斷凸顯,但通過頂層設計、完成數據庫統建,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除成熟的技術支持、雄厚的資金支持外,還需要企業具有改革的魄力和打持久戰的決心。
傳統模式下管理人員已經形成固有的工作模式,往往有維持原狀的心態。人們對變化的擔憂,以及對即將面臨的額外工作量和新的困難,從心理上產生畏難和抗拒。但隨著集團公司規模擴大,要做到集中統一管理,凡事皆實時可控,決策科學精準,傳統內控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求,必將遭到替代更迭。此外,管理人員認識程度有差異,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在判斷能力、分析能力、組織能力等方面與數字化的要求不相匹配,阻礙智能化改革進程。
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實現數字化管理,必須要搭建完整的頂層設計,分層級把集團總部、各成員、各業務板塊都統籌考慮進來,充分調研各流程之間的關聯,設計數據交互和處理要求,在滿足各種管理需求的同時,建立數據模型、計算模式,實現各業務之間的信息共享,降低溝通成本,形成可視化報告,實現集團領導對各項運營狀況的實時監控。對現有系統設計融合和接口方案,實現相應的接口函數,就可以調用平臺的分布式、可擴展、容錯的計算能力,完成復雜的分析、查詢任務[2]。同時對軟硬件環境進行配置設計和成本核算,形成數字化改革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可行性研究,抓重點關鍵環節優先改造并及時反饋運行質量和效果,再根據效能和成本雙重因素,逐步完善整個數字化網絡。
數據是搭建整個數字化系統的基石,使用大規模數據和實時性數據可縮短企業收集用戶數據的時間,使企業經營管理效率與用戶體驗大幅度提升[3]。集團公司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設立數字化改革部門或小組,對整個建設工作進行全面規劃和部署,自上而下、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數據網絡的搭建。推動建立信息共享、處理、反饋的有效渠道,促進跨部門、跨區域系統對接,形成有效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機制[4]。改革小組應充分摸底,調研需求,再此基礎上建立計算模型,設計可視化效果,根據權限向用戶提供搜索、查詢、分析和維護等功能。通過技術手段,保障信息采集的完備性、信息分析的科學性,以及信息成果或產品的高價值。
集團內部必須宣貫數字化管理的理念,加強集團各成員及所有員工的認同感,盡快轉變工作思路,組織崗位培訓,提升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各單位要把改革工作納入全年重點工作之一持續推進。為確保數字化建設和執行的效果,集團公司應建立相應考核體系,獎懲結合,對數字化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并與薪酬福利和職務晉升掛鉤,對未達標的單位實行相應懲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建立公平的激勵機制,促進企業管理現代化改革。
在建設完善集團公司數字平臺的基礎上,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科學分析市場容量、消費需求、銷售成本等,從而對市場做出準確的判斷,找準公司業務的突破點和改革方向,發現優良商機,為精準營銷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客戶的心理、行為特性的分析,改善公司的服務模式和服務質量。
通過監控、門禁、能量消耗監測、消防設施維護等數據采集,針對辦公環境安全風險點和節能減排控制環節的監控和可視化數據分析,實現常態管控和應急預警。從全面而非單點來做整體監控,有利于快速精準反應,有效消除管控盲點。通過監控各單位整改落實情況,幫助企業做好全年總結和分析,推動安全考核的現代化。
通過實際值與預算值的比對,設置預警功能,實時監控掌握預算執行的情況;調用供應商數據庫,共享初審、復審、定級過程數據,為集團各成員選擇供應商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價格庫,對大宗物資市場價格進行波動分析,為采購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對人員基礎數據的采集,分析人員結構、專業分布、薪資水平等,推動員工職業通道建設和薪酬體系完善。
在數字科技蓬勃發展的今天,加快集團公司內控管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提升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的強勁推動力。隨著數字化發展進程,企業及員工將逐漸體會到數據處理的準確高效和分析結果的可視化、精細化等優越性,享受數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集團公司應打開思路,把云技術、大數據等先進理念植入企業內控管理中,增強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挖掘,全面提升深度數字化水平,做到集團級資源共享,在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優化作業流程、提高作業效率、提升遠程云辦公的操作性,加快反應速度,助力精準決策,推進企業治理能力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