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尤敏
(1.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0;2.蘇州市胥口中學 江蘇蘇州 215164)
近些年,我國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下滑,主要表現為:肺活量指數處于低水平,超重和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近視率繼續增加并呈低齡化傾向,耐力素質一直在低位徘徊等[1]。2016年,世衛組織指出中國亞健康人數占總體的70%[2],健康隱患逐漸加劇。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直接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民族的前途。
該文以蘇州大學10549名2018級大一新生為研究對象,其中有效樣本為10414名,男生樣本為4763名,女生樣本為5651名。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簡稱《標準》)規定,對新生入學以后進行體質測試并進行研究。
1.2.1 測量法
按照《標準》要求,測試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等11個測試項目,測試時間為2018年10月課堂測試。
1.2.2 數理統計法
對測試所獲得的數據按照《標準》進行評定,利用Excel數據計算,并繪制圖表。

表1 大一新生身體形態等級統計

表2 大一新生肺活量成績及等級統計

表3 大一新生總體成績及等級評價
2.1.1 身體形態
身體形態主要包括身高、體重2個指標,男生平均身高為173.6cm,女生平均身高為161.3cm,但是身高、體重一般不能準確分析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高體重指數(簡稱BMI),是用來評價學生生長發育水平及營養狀況的有效指標,能夠清晰、準確地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個體的營養狀況和發育水平,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3]。男生BMI均值為22,女生BMI均值為20.5,男女生BMI均值都在正常范圍之內。由表1可知,男生身體形態的正常率低于女生,且男生的肥胖和超重率遠遠高于女生,說明男生在高中期間飲食攝入結構與輸出結構更不合理。相反,女生流行“瘦骨美”,一直以瘦為標準,對美的追求和飲食特點使得女生身體形態的超重和肥胖要低于男生。
2.1.2 身體機能
肺活量反映學生的身體機能狀況,其大小與人的性別、身高、體型、胸圍等因素有關,已作為人體生長發育水平的功能指標之一[4]。肺活量不僅反映了人的心肺功能和攝氧量的大小,也能間接反映參加體育鍛煉的頻率,是評估大學生心肺適能的良好指標之一[5]。根據《標準》大一和大二階段肺活量的合格指標是男生3100ml、女生2000ml,由表2可知,男生肺活量均值為4397ml,女生肺活量均值為2951ml,男生成績略好于女生,與男生體型、胸圍較大,攝氧能力更強有一定關系。但男女生之間整體差距不大,說明男女生的心肺功能在高中階段都發展良好。
2.1.3 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指人體在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是人們體質強弱的綜合反映,身體素質除了與遺傳有關,與后天的體育鍛煉、營養狀況關系更為密切。50m占成績的20%,主要考察學生的下肢爆發力和速度靈活性,男生50m成績明顯優于女生,女生在速度爆發力方面處于弱勢。立定跳遠和坐位體前屈占10%,立定跳遠考察學生下肢爆發力、彈跳能力和身體協調性,男生立定跳遠平均成績為221cm、女生為163cm,成績都達到合格水平,男女生得分無明顯差異。男生坐位體前屈成績為9.9cm,女生成績為13.9cm,女生柔韌素質一直好于男生,成績略好于男生。
2014版《標準》對評分做出合理調整,一是同等級的分值改變;二是總分結構發生微調,有助于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公平與公正[6]。耐力素質是身體素質的核心與關鍵性指標,女生800m跑成績略好于男生,可能與男生身體形態超重、肥胖率較高有一定關聯。引體向上一直是男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阿喀琉斯之踵”[7]。《標準》中引體向上需要男生正手拉伸10個才能達到合格指標,而男生引體向上的平均成績只有2.9個,表明高三階段男生上肢力量,尤其是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背闊肌力量明顯不足,引體向上一直是男生的弱勢項目,與國家政策、體育教學、學生自身身體素質都有必要關系。1min仰臥起坐主要考察女生核心力量中的腰腹肌力量和身體協調性,女生仰臥起坐成績是30個,達到《標準》26個的合格指標。
《標準》規定體質健康測試達標率為百分之百,男生下肢爆發力和速度力量方面具有優勢;引體向上作為傳統的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之一,正手拉伸大大增加了其動作的難度性,自實行以來一直是男生最薄弱的項目,引體向上的合格率僅為5.77%。相反女生仰臥起坐合格率遠遠高于男生,表明仰臥起坐的動作難度相對低于引體向上,女生的腰腹力量與核心力量更易發揮。女生50m和立定跳遠的合格率低于男生,說明女生在下肢爆發力、身體靈活性等速度素質方面較差,但女生坐位體前屈、800m跑的合格率均高于男生,說明女生柔韌素質和耐力素質好于男生。總之,蘇州大學2018級大一新生身體素質最為薄弱的是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其次有待提高的是爆發力、靈活性和協調性,相對較好的是速度素質和柔韌素質。
大一新生的體質健康總成績為68.3,剛剛達到《標準》的及格水平。從評價等級來看,2018級男生總共4763人,沒有一個達到優秀級別,不及格人數687人,不及格率高達14.42%,不符合《標準》合格率的指標。女生優秀和良好的人數為3538人,二者占總體的62.6%。男女之間成績有較大差異,女生的良好率和合格率都高于男生,說明男生生源地中學體育成效不足,國家一直積極推行的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推進政策在某些區域的執行力度有待提高。
《標準》明確規定中小學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在50分以下不允許畢業,而蘇州大學2018級大一新生不及格率為13%,50分以下的人數為246人,占總體的2%,顯然這些學生在中學階段屬于潛在的不可以畢業群體,是學校和教師特別關照對象之一,其體育基礎相對薄弱、體質較差,應加大體育鍛煉,培養健康意識,提高體質健康。
蘇州大學2018級大一新生的體質健康達標率較低,女生整體成績優于男生,男生身體形態的超重和肥胖率偏高,女生身體形態呈現偏瘦的趨勢;男女生身體機能表現良好;男女生的力量和耐力素質較差,需逐步加強力量和耐力的鍛煉,提高合格率和良好率的轉化。
高中三年的體育課開設情況呈遞減趨勢,家長對孩子體育鍛煉情況關注度并不高,尤其是高考導致學生文化課負擔過重,因此睡覺和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久坐和缺乏適量的體育鍛煉是高中生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
設立專門的學生體質健康網絡管理平臺,以體質健康測試的大數據為基礎將學生劃分動態分層,開展分層教學設計,利用數據驅動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及時進行評價與反饋。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經濟條件有限,生活在舒適的校園,通過運動APP進行線上分享,線下討論,球友、跑友建立自己的興趣社團,使個人的運動行為轉化為社交行為,加強社交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欲望和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