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翠
(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700)
改革考試方法,注重學習過程考察和學生能力評價,摒棄傳統(tǒng)的以期末考試論成敗的考核方式已經提出許多年,但目前在大部分實施過程中仍以試卷考試為主[1]。形成性評價覆蓋整個學習過程的要求尚未完全滿足,并且一部分過程流于形式,在教育反饋中效果甚微,如何構建可操縱性的評價體系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伴隨著移動互聯(lián)時代的到來,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利用手機通過新興的在線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自主學習途徑,將互聯(lián)網的優(yōu)質資源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合來吸引學生,本文以“云班課”為例分析評價體系。
云班課是一個基于移動設備的APP教學工具,可用手機、平板電腦在課堂進行互動并反饋教學。教師可以在APP上傳課堂資料,布置作業(yè)/小組任務,在線提問/探討等。學生可在移動設備中來學習、完成作業(yè)、下載課件、看回放等,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記錄學生的上課情況,并且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形成性評價相符。教師可依據后臺數(shù)據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分析這一階段的效果,從而進行相應調整以更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2]。
形成性評價是關于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任務完成情況,重點是參與度、心態(tài)和其他方面的學生學習行為,它以對學生日常學習和發(fā)展評估的整個過程的持續(xù)調查為基礎。形成性評價不僅關注分數(shù),而且注重在知識獲取中的學習方法和行為[3]。

表1 形成性評價明細數(shù)據表

表2 基于云班課的形成性評價模式實踐效果的統(tǒng)計結果
課前教師首先將資料(如課程PPT、上課安排、預習資料等)上傳到云班課中,然后使用客戶端的“通知”功能來通知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探討。下面以《金融市場學》第三章第一節(jié)股票市場為例,來討論基于移動終端的云班課形成性評價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過程。
在上課之前在云班課APP中發(fā)送課前通知,要求學生在資料庫中下載本單元相關資料,進行課前預習。學生接到通知后,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點擊學習課程資源,平臺會記錄學生的學習的數(shù)據,從而反映學生是否把資料完整學習,學生學習后會獲得相應的經驗值,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2.2.1 簽到功能
出勤率是學生評價成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線下課堂上教師一般采用不定期點名或提問等方式來考勤,這對于授課人數(shù)較大的課程來說會浪費很多時間來考勤,而且不好記錄。云班課的簽到功能代替了傳統(tǒng)的花名冊點名,限時簽到、一鍵簽到或手勢簽到等功能齊全,可滿足不同的簽到需求,不但節(jié)約了上課時間,更避免了學生替簽到等投機取巧行為[4]。教師可在簽到中的記錄界面查看本次課程的出勤率以及每個學生的上課時長等,這種上課記錄出勤的功能更加方便且直觀。
2.2.2 課堂表現(xiàn)功能
在教學過程中課程是主體,學生的上課動態(tài)信息是形成性評價的主要內容和依據。完成一次教學后,應進行課堂記錄,這是對學生完成狀況的總評,也是教師通過對學生情況進行總結的重要流程。所以,課程教學后的記錄是形成性評價的必要一環(huán)。
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舉手、搶答、搖一搖”等互動功能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提問,通過學生們的回答情況掌握目前的教學進度,然后針對目前的情況進行重點解析或加強訓練。
同時,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重點內容展開討論、頭腦風暴、答疑等活動,例如在云班課討論區(qū)發(fā)起討論,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競價交易制度討論收盤價的產生方式,鼓勵學生登錄上交所、深交所網站查詢資料,進行討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fā)言及時作出反饋和評價,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在評論區(qū)交流,不僅增添了學習氛圍還鞏固了所學知識。
在課后,教師可通過云班課的作業(yè)/小組任務、測試等功能發(fā)布作業(yè),提前設定任務和試題的難易程度和經驗值。測試主要是考察一些知識點,目的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作業(yè)等任務主要在教學后完成,并且在進行一個單元或章節(jié)的教學后,教師可安排同學們以小組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5]。
以第三章資本市場為例,教師在完成課堂講授后,要求學生完成云班課發(fā)布的測試題。學生通過移動端來進行作答,教師在備課時已經將題目和答案一并上傳到平臺中,在學生完成之后會自動進行批改,在教師端可導出具體的數(shù)據,如正確率、分數(shù)、平均分和成績分布等。這種方式非常方便,有利于學生和老師及時了解教學情況,可根據相應的課程難度在每節(jié)、每章課程教學后設置相應的問題,并通過平臺記錄的數(shù)據來調整教學進度等,從而達到高質量教學的目的。
由于債券的發(fā)行和流通與股票有很強的相似性,而第一節(jié)股票市場已經詳細地講解過,所以第二節(jié)債券市場可以放手讓學生們分小組來制作課件,然后上傳學習平臺,并進行自評,之后學生互評,教師評價,按照提前設置的比例最終得到課后任務的總體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為師生提供了一個流暢、便捷的交流平臺。
網上教育平臺使教學的評價結構發(fā)生了改變,在“云班課”中,學生們參與課堂活動都會進行記錄并發(fā)放給他們賬號相應的經驗值,經驗值的多少也可反映出學生的學習參與度[6]。在一門課程結束后,老師們可在云班課平臺上提取本門課程的報告,上面包含了所有學生的學習信息,可根據教師自身需求進行設置。課程報告包含學生上課的各種數(shù)據,并進行了相應的量化,教師可以按照課程特點,對指標的占比進行調節(jié),使綜合評價結果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真實情況[7](見表1)。
通過了解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中的影響,我們通過《金融市場學》這門課進行了相應探究,參加本次實驗的是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2017級金融學專業(yè)的學生,課程結束后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根據表2統(tǒng)計的數(shù)據,經過比較和分析,總結出以下幾點:
(1)基于移動終端的形成性評價系統(tǒng)投入使用雖然只有一學期,從學習的效果來看,基本上50%以上的同學都非常同意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綜合素質有顯著提高,40%以上的同學雖然感受不那么強烈,但也認為有所提高,只有個別同學選擇沒有感覺。
(2)從調查的數(shù)據來看,90%以上的同學認為基于云班課的形成性評價模式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到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幅度提升,一學期的學習效果顯著,學生已經喜歡上了這種新的教學評價模式。
本文通過云班課平臺來實踐金融市場學教學,并根據平臺的功能結合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探究了新興的形成性評價系統(tǒng)。與傳統(tǒng)課堂的評價系統(tǒng)相互補短,逐漸進行完善,并協(xié)助學生提高各方面能力,實現(xiàn)對學生的綜合全面性評價,使形成性評價體系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