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佩,沈和江
(河北師范大學 旅游系,河北 石家莊050091)
旅游需求的核心是文化消費,其中,歷史文化旅游已成為旅游市場的重要需求取向。因此,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內涵,積極探討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模式,對提升旅游地文化品牌形象、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豐富旅游需求層次都具有重要意義。
古鄴城是三國時期代表性歷史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當前古城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現狀仍不能滿足文旅融合的要求。只有認識到古城文化的資源優勢,構建古城文旅融合體系,才是未來古城旅游發展的重要取向。
古鄴城位于河北省最南端的臨漳縣內,先后是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的都城,享有“六朝古都、三國故地”的稱號①。同時,有以曹操為代表的古鄴文化;著名軍事家、縱橫家王禪(即鬼谷子)為代表的鬼谷子文化;有以曹沖稱象、西門豹治水、破釜沉舟、銅雀春深鎖二喬等成語典故為代表的文化;以北朝佛教文物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的城市建筑文化等一系列文化資源②。
1.古鄴文化。把悠久燦爛的古鄴文化深挖出來,讓歷史文化活起來,繼而火起來。諸如“曹魏文化”“建安文化”“六朝古都文化”“西門豹投巫治鄴文化”“建筑文化”“銅雀三臺文化”“成語典故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典故,通過文化旅游的建設開發,將其都表現出來,可以建造“曹魏文化模擬殿”“鄴城建筑遺址區”“銅雀三臺復原建筑群”“成語典故文化園”“古鄴文化博物館”“西門豹紀念館”“鄴城生態休閑公園”“仿古商業一條街”等項目,積極推進歷史文化旅游景點建設。
這些景點的開發建設,一定要多增加人們的體驗參與感以及代入感,比如可以通過模仿、互動、游戲等形式讓游客參與其中,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古鄴城的歷史文化魅力。可以學習陜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通過對整個街區的打造,以及像“不倒翁女孩”“石頭哥”“畫中人”等一系列真人演繹形式,吸引大批國內外人士前去旅游。
2.七子湖歷史文化。七子湖位于古鄴城的南部,主要表現的是“建安七子文化”,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為代表的鄴城文人,開創并且繁榮了“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③。目前開發的現狀是一片湖,幾座大大小小的拱橋,有的大拱橋兩邊雕刻有古鄴歷史名人、詩詞歌賦,湖區一側還有建安七子雕塑。
在此基礎上,通過增加一些體驗項目,可以把建安七子飲酒賦詩的場景模擬出來,在湖上建設浮動舞臺,表演建安七子等古鄴文化的歷史話劇。在湖區還可以種植大片毛竹,在竹林里按建安年間的風格建茶社、餐飲、住宿等設施,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來觀光度假。還可以在此舉辦一些文化論壇、學術研討會、詩詞競賽、“建安文學”經典朗誦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動形式,進行研究、討論和交流,以展現鄴城文化內涵,提高知名度。
3.鬼谷子文化。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教育家、縱橫家鬼谷子,出生及歷史成就可稱為奇談,生活在臨漳縣的谷子村、鹽食村一帶。據當地的民間流傳,鬼谷子是因為他的母親王氏吃了一粒奇谷而受孕出生,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軍事學校——軍庠,培養出孫臏、毛遂、龐涓等一批聲名顯赫的軍事家、縱橫家④。可以根據這些歷史傳說,建造鬼谷子文化展覽園,將其出生、成長、教書育人、文化成就及軍事謀略等方面通過還原實景、繪畫、雕塑及文字展現出來。在這里可以舉辦祭祀活動、故事演繹、象棋大賽、拓展活動、軍事戰略培訓基地等能充分體現鬼谷子文化的活動項目。積極開展洽談會、旅游推介會等一系列招商活動,對臨漳旅游進行大力度宣傳和推介,使臨漳旅游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對外影響力不斷擴大。
4.東魏佛教文化。臨漳縣古鄴文化研究所所長鄧中堂稱,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三國故地,六朝古都”鄴城,曾一度盛行并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臨漳縣在2012年出土了北朝時期的佛教文物,共計2895件,進一步證實了鄴城在歷史上曾經輝煌的佛都史。憑借這一資源優勢,古鄴城可以建造皇家寺院,展現當時的佛教文化。要結合現代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在物質飛速增長的同時,壓力伴隨而來,精神層面的需求與日俱增。在這樣的形勢下,可以舉辦佛教文化節,進行佛教祭祀活動。舉辦高峰佛教論壇,探討佛教文化與當代的關系。定期邀請大師,進行佛教講學。建造禪修班、養心居,學習禪理、感悟禪道,緩解壓力,提供人們修身養性的清靜之地。
1.文創商品研發潛質足、作用大。古鄴城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如此多樣的歷史文化、如此數不勝數的人文故事,對于文創產品的研發有十足的潛質。研發文創產品對古鄴城的發展作用是很大的,根據古鄴城的歷史文化,打造開發文創商品,能滿足旅游者購買特色旅游紀念品的需求;也能展示古鄴城的文化魅力,擴大對古鄴城的宣傳廣度和深度,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文創商品形式。可以制作中國城市建筑典范——古鄴城建筑模型,將其設計成擺件、拼圖、樂高等形式。制作展現三曹文化及七子文化的折扇、衣服、背包、文具等商品;制作鬼谷子軍事益智跳棋等商品;制作古鄴城佛教文化相關的小雕塑、茶寵、字畫等商品;制作體現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特色食品、酒水、酒具等一系列文創商品。
2011年,鄴城遺址成功入選了第一屆中國十大最具文化創意的旅游目的地;2014年 “鬼谷子傳說”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國家文物局的“十二五”規劃中,鄴城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鄴城于2014年8月在鄴城成功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 “東亞古代都城暨鄴城考古30年”。2019年10月,臨漳鄴城佛造像藝術研討座談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得到與會專家的極大肯定⑤。
近年來,臨漳縣依托豐厚的鄴城文化資源,已形成了較為科學的規劃愿景,建立文創產業園等來提高旅游競爭力,投資高達60多億元⑥。能看出古鄴城的旅游發展現狀呈增長趨勢,相信未來的古鄴城定會發展成為以文化為核心、以創意產業園為載體的新的文旅融合示范點。
在對古鄴城進行旅游規劃設計時,一定要營造古鄴城的旅游氛圍。體現諸如古鄴文化、七子湖歷史文化、鬼谷子文化及東魏佛教文化等特征,突出鄴城文化的生機活力。不能打造成一個死板的古城,要充滿古鄴文化氣息和人情味、活力,成為一個熱鬧非凡的古城。要將古鄴城和今天的鄴城聯系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去進行規劃。在對鄴城進行旅游開發時,除了要融入鄴城的歷史人文資源和自然旅游資源外,還要符合當今游客的需求。這樣才能真正吸引游客前來參觀游覽,才能將文化和旅游產品落到實處。
雖然古鄴城有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但開發的旅游產品主要還是以觀光型為主。如要升級,就要打造開發形式多樣的旅游產品類型。所以,古鄴城必須下大力發展旅游業,充分滿足國內外游客對旅游的特殊需求,開發一系列體驗參與感強的旅游項目,改變單一產品結構。
1.保護生態環境。在對古鄴城進行旅游開發時,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讓人與自然形成和諧的關系。要加強旅游景區的法規和制度建設,在景區張貼環保標志來提醒游客,成立專門的環保小組。一旦發現游客不文明現象時,應該立即制止,并且采取嚴厲的經濟處罰和行政手段⑦。旅游景區在經營活動中要遵循將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注意控制旅游景區的游客容量和承載能力,實現旅游景區的可持續性發展。
2.保護人文環境。在對古鄴城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規劃時,一定要保持這個地方原有的人文風貌,因為旅游的本質就是文化,文化是旅游業的核心內容。所以在對古鄴城進行文化休閑旅游的開發建設時,一定要把地域文化特征突顯出來,根據這些特征來對旅游項目和設施進行合理化的開發設計。要和當地的人文環境相融洽,避免一味地模仿其他景區而失去自己的特色,造成沒有競爭力和資金浪費的局面。
1.交通建設。古鄴城應該確保交通基礎設施完善、道路通暢,使游客能夠進得來出得去。在旅游景區的規劃期,要考慮景區道路的承載量,確保道路的質量和寬度,開通專門的景區旅游車隊或觀光車輛,讓游客在景區能夠散的開,避免出現交通擁堵的現象。按照全域化旅游的發展模式,最好使古鄴城各個景區之間的道路互連互通,便于游客進行游覽體驗。在道路兩旁,可以通過路燈或綠化帶等形式體現古鄴文化的特色,形成古鄴城的全域化旅游氛圍。
2.旅游住宿接待建設。古鄴城在住宿接待上,要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特點,建設高中低檔酒店,確保酒店的硬件和軟件都要過硬。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要對所建住宿接待設施嚴格審批標準,旅游飯店建筑風格與內部陳設應體現古鄴城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使旅游者既有舒適感,又能產生強烈印象。
3.旅游餐飲建設。古鄴城的餐飲接待設施和飯菜只有充分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軟硬件設施要達標,才能夠滿足游客的用餐需求。餐飲管理及服務人員應該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受過專業培訓,能夠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現在處于一個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旅游促銷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在這樣便利的大環境下,可以開發一些網上論壇、貼吧,實行頭腦風暴法來獲得靈感;可以利用抖音、直播、微信訂閱號、今日頭條、手機App等形式進行宣傳;可以加強與各類新聞網絡媒體的合作;創建官方旅游網站,健全網站板塊系統,通過圖片、視頻和3D效果來實時更新景區狀態;建設智慧型旅游景區,吸引游客到來并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積極參與旅游推廣,通過舉辦一些像旅游發展大會、旅游推介會等形式,積極展示河北省旅游形象,提高其知名度,不斷加強與國外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聯系。還可以學習平遙古城的電影帶動方式,通過影視作品宣傳古鄴城,像泰國、海南三亞海棠灣就是因拍攝《泰囧》《非誠勿擾2》給帶火的,以古鄴城歷史文化為基礎,拍攝相關電影;也可以舉辦一些真人秀節目來增大熱度;打造4D影院,讓人們了解古鄴城歷史文化。
目前來看,古鄴城旅游開發還不是很成熟,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因此,應嚴格選拔旅游從業者并進行相關培訓和考核,確保高水平的接待能力。既可以形成良好的口碑,同時也是對旅游地的一個宣傳,就像陜西的導游冰蛋一樣,對陜西文化的講解非常生動幽默,讓游客在歡聲笑語中就對陜西的文化有了認識和了解。很多人在網上對他進行預約,就是奔著他的講解去的,導游員應真正把古鄴城歷史文化講活、講生動。
注釋:
①關于臨漳縣“鄴城文化”建設的調查[EB/OL].河北文明網,2012-10-12.
②木杉.中華古都古鄴城[J].城鄉建設,2006,(01):79.
③吳云.建安七子集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1.
④王永寬,謝少華.鬼谷子生平事跡新探[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9-9(5):17.
⑤“臨漳鄴城佛造像藝術”研討座談會在國博舉行[EB/OL].合肥之聲網,2019-10-30.
⑥六朝古都鄴城所在地正式更名鄴城鎮[EB/OL].新華網,2018-3-06.
⑦于瑞瑞,旅游景區不文明行為約束機制研究[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