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戴宇鵬
財務分析是指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取一系列專門的風險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和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的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分析是企業評價財務活動和財務業績的主要依據,通過對財務報表等會計資料的分析,可以較為準確地掌握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可以讓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找出薄弱之處,促進其有針對性的去解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加大力度去發揮優勢,爭取優質業務利潤得到進一步增長;財務分析的結果給企業決策者進行正確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支持;總之,財務分析是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1)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對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財務數據的對比,從中找出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中的存在的需要改善的部分。比較分析法根據比較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趨勢分析法、橫向分析法、預算差異分析法。在企業運用中一般會對重要財務指標、會計報表及會計報表項目構成進行比較分析。對重要財務指標進行比較是把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相同的指標進行縱向比較,可以直觀地看到增減變動情況,預測將來的發展情況;對會計報表進行比較是將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金額并列觀察,比較各指標在不同期間的變動情況,來判斷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變化。一般進行會計報表分析時都要注意各個對比指標的計算口徑要保持一致,剔除偶然性數據和無關聯的事項,保持數據具有可比性。(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通過計算工作比率指標來確定財務活動的變動情況的方法,具有動態性的特點,可以反映企業動態發展情況。比率指標包括構成比率、效率比率及相關比率。構成比例反映了企業某個財務指標的各部分數值占總體數值的百分比,據此分析和協調該指標中的部分和總體的關系;效率比率反映了投入和產出的關系,根據某個業務活動的經營成果狀況來評價其經濟效益情況;相關比率兩個有關的項目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兩個項目的業務安排合理狀況。(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指根據分析指標與其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分析指標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的方法。通過確定每一個因素發生變化時給其他相關因素帶來的影響。因素分析法主要有連環替代法和差額分析法兩種。
(1)進一步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財務分析的基礎是財務信息數據,財務信息數據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財務分析結果的質量。企業必須要保證財務會計信息資料滿足客觀性、明晰性、相關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的要求。只有保證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數據的真實可靠,提高信息質量,財務分析人員在對企業的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中才能得出準確的分析評價,這些重要的能力指標的財務分析結果才具有意義,企業管理者才能根據分析判斷做出有利于企業實現更好發展的業務經營規劃。(2)加強培養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首先要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其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嚴格執行會計規章制度的規定,運用先進的會計處理方法,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加強培養財務分析人員的專業分析能力,要求其對企業所有業務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避免在對各項業務的數據進行分析時得出過于表面的結論;要提高財務人員對財務數據的敏感度,精準判斷每一個數據所揭示的問題,判斷每一項業務目前的實際情況,根據數據揭示的問題,把握重點,要避免泛泛而談。深入挖掘業務層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制定專業的解決方案,提升每一份財務分析結果的專業度,有助于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效率。(3)增加財務分析報告的價值。企業應該采取措施,提高財務分析報告的專業性,讓財務分析報告具有更高的價值。企業需要完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結合企業所在行業,制定科學合理的分析指標,擴大對財務項目的分析范圍。還有要求財務人員在進行分析時不僅僅停留在數據反映出來的問題表面,而要深入研究問題,揭示潛在的風險,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形成最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揚長避短,盡快解決不足;同時也要時刻關注財務政策的變化,了解宏觀經濟環境狀況和準確預測行業風向,為企業經濟決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參考意見,這樣的財務分析報告對企業來說才是具有價值的。
企業要重視財務分析工作,充分發揮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貢獻,需要提高財務信息數據的質量,完善財務分析指標體系,進一步培養財務分析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使其能夠運用最先進的科學的分析評價方法,做出更加準確的預測和判斷,給企業決策者交出一份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決策者使用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有利于提高經營決策正確率,走對每一步經營發展方向,幫助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