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趙改梅
建設工程招投標是市場經濟體制下一項特殊的交易行為,根據內容的不同,可將招投標分為三類,服務招投標、工程招投標和貨物招投標。建設工程招投標屬于工程招投標的一種,包括工程的建設、維修和改造等,招投標形式主要有公開招投標和邀請招投標。想要規范建設工程招投標首先要堅持公平誠信的原則,保持招投標工作的開放性和透明性,招標方需要公布招標的各項信息,包括招標條件、評選原則和中標結果。其次,制定嚴格招標程序,不可隨意更改和變換;最后,為保證標投標的質量,競標方只能報一次價,投標方根據各方面的考量選擇最優企業。
(1)相關法律不夠完善。現階段,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在法律方面還未形成完整的體系,無法利用法律的強制性規范招投標市場。當前與建設工程招投標有關的法律主要有《建筑法》和《招標投法》,主要用于規范招標者和競標者的行為,對高層行政機構無法起到約束作用,導致建設工程招投標在工作過程中極易出現內部問題。法律的不完善給不良企業提供了投機取巧的機會,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中標結果產生后,如果投標方和投標方產生分歧,最終沒有簽訂合同,那么將會給招標方帶來嚴重損失。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招投雙方如果有一方出現損害工程無法完成的情況,另一方有權解除合同,但即便合同解除了,招標方仍需要企業來承包此項工程,此時能否重新招標成了一項極具爭議的問題。(2)管理不夠科學。建設工程招投標本身就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再加上對此過程缺乏管理,導致工程招投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一系列問題,最顯著的就是招投標公平性受到挑戰。建設工程招投標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招投兩方的身份地位,身份地位、人際關系會對競標的結果產生重大影響。一些招投標工作在開展時,行政部門會出現身兼數職的情況,此時人際人情就成了決定中標結果的重要因素,極大地破壞了招投標工作的公平原則。很多建設工程招投標看似很平等,其實含有很多“潛規則”。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任何生產經營活動都不能離開法律的范圍,缺乏法律約束,最終只會導致行業的腐敗和落后。因此,想要規范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完善相應法律法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除了需要國家制定總的法律條例,規范所有建設工程招投標行為,各地區還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政策。如福建一些地區制定的招投標信用機制,運用此機制對參與雙方履行合同程度進行追蹤和檢查,一旦出現違約或拖延工程的情況,立即督促或警告。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對誠信度較差的企業限制其參與招投標的權利,以此提高建設工程招投標的質量。
2.加強對建設工程招投標的管理。除了完善相應法律,還要加強對建設工程招投標的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督體系。主要得發揮建筑管理部門的作用,加強對招標企業、投標企業的管理。對于招標企業,建筑管理部門要對招標資質和招標條件進行重點審查,保證此次招標活動合法合理;對于投標企業,建筑管理部門要對其經營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嚴格審查編制標底的工作流程,確保報價的私密性。
3.嚴格審查制度,規范招投標市場。對投標企業進行嚴格審查,需要相關部門完善與企業資格預審相關的法律,為資格預審提供法律保障。資格預審的準確性和公平性影響著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的進展程度。現階段我國一些地區對投標企業進行資格預審時缺乏有效的規定,除了審查力度不嚴,還缺乏統一的標準。因此,政府部門應盡快制定資格預審標準,以嚴格的標準規范建設工程招投標市場,減少招投標過程中徇私舞弊、腐敗貪污的現象,保證招投標工作的公平性原則。除了要對投標企業進行資格審查,還要對招標人進行重點核查。招標方在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具有最后競標結果的決策權,對招標人進行審核是政府管理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的重要環節。
4.提高評標專家的綜合素質。評標和定標是整個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的重點和看點,評標專家的態度和專業性關系著招標企業的切身利益。但現階段,一些評標專家素質不高,組成人員也較為復雜,對最后的工程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選擇評標專家時,不僅要求其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能在評標過程中為招標企業選擇最佳的合作對象。
綜上所述,加強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的規范性,對促進建設工程的發展,促進建筑行業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具有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為此,要從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加強對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的管理,嚴格審查制度以及提高評標專業素質等多個方面,對建設工程招投標進行規范和約束,進一步保障招投雙方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