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敏
創意寫作作為區別于傳統寫作的概念,旨在有效地發揮寫作者自由思維意識、奇妙構思、獨特個性以及創新意識等,積極開展自由寫作。相較于高中寫作教學中的仿寫式教學模式,創意寫作更符合新課標下生本理念的教學要求,對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發展以及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會產生促進作用。因此,如何在高中寫作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創意寫作理論值得深入探討。
1.基于語言建構,開展創意寫作
寫作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語言建構的過程,這是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所以可以在創意寫作應用的過程中立足于學生語言建構視角,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相關語言知識,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運用語言開展創意寫作,這對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會產生積極影響。
例如,在學習《錦瑟》時,針對詩中“錦瑟無端五十弦”這一句,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如下幾個角度的問題,如“為什么作者會在這句詩中選擇利用‘無端這個詞語?”“又為什么說是‘五十弦?”“‘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句引用了何種經典故事?”“那么莊生與蝴蝶是誰做夢了?”“‘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句表達了作者何種心境?”等等,借助這些不同角度的問題設置,可以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并且就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創意寫作題目,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并最終開展片段寫作練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建構和運用語言,并最終通過寫作訓練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相關語言文字知識,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選擇引導學生從詩歌、議論文、記敘文和說明文等體裁出發,讓學生寫作練筆,促使學生通過創意寫作提高他們的語言建構能力,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語言核心素養。
2.基于思維發展,開展創意寫作
對高中生的寫作能力而言,思維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這主要是由于寫作過程離不開高中生的思維意識、創造力和想象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在開展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挖掘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各種素材,從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批判性和靈活性等入手,靈活地引導學生開展創意寫作活動,這樣有利于完善學生的思維結構,對提升學生寫作結構布局能力會產生重要影響。
例如,在現行的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師說》《寡人之于國也》等許多議論性比較強的散文,涉及到許多比較有特色的思維結構,所以語文教師可以結合這些語文閱讀文本知識,從發展學生思維入手,引導學生梳理自己的思維結構,汲取相關文章的思維結構方式,并最終通過創意寫作訓練加以強化。比如,《師說》這篇散文主要運用了對比思維,《寡人之于國也》主要采用了比較思維,二者的編排結構及思維嚴謹性都比較突出。在引導學生學習完這些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有針對性地設計創意寫作的練習題,引導學生結合學過的這些課內話題,靈活地運用對比思維和比較思維等思維方式,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恰當的話題及內容進行自由寫作。
3.基于審美鑒賞,開展創意寫作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人文自然學科,它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知識。審美鑒賞力是高中生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是學生挖掘和積累語文知識的重要保障。而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所以在開展創意寫作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力。教師首先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閱讀活動。除了課內閱讀外,還要廣泛進行課外閱讀,期間要積累必要的優秀閱讀素材,這是提升他們審美鑒賞力的一個重要方式。然后在學生基本具備審美鑒賞力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他們把這種審美鑒賞能力轉變為文字創造能力,鼓勵他們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和寫作技巧,夯實他們寫作能力提升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自主閱讀經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元妃省親》等一些符合高中生思維認知與審美鑒賞力的經典閱讀片段。或者進一步引導學生閱讀《封神演義》等同屬于明清時代的一些小說,不斷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并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一些創意寫作訓練任務,將他們從閱讀中積累的寫作技巧和素材應用于創意寫作實踐中,以此提升他們的審美鑒賞力和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創意寫作是提升高中生寫作能力的一大法寶,是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掌握的教學工具。本文對創意寫作的應用方法進行了簡述,具體可以從語言建構、思維發展和審美鑒賞三個視角出發,靈活地組織學生開展創意寫作訓練,力求借助創意寫作訓練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