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友鵬
摘要: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基于國家教育部門對高等教育的要求,高等院校應積極探索“三全育人”的實施機制。主要闡述高校三全育人的整體規劃,探討高校三全育人的實現路徑和保障機制。
關鍵詞:高等院校 三全育人 實現路徑 保障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018-02
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養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因此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點。高等院校必須結合國情和時政熱點高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并且積極發掘其他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從而實現全方位育人。
一、總體規劃
高等院校首先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政治理論,使學生具養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養。為了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首先,高等院校一定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開展有意義的校園活動,使學生的政治思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其次,高等院校一定要深化課程改革,突出一線課程三全育人的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并且使學生意識到個人夢想與偉大中國夢之間的緊密聯系并有機結合。最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院校辦學能力和教學能力的直接體現,高等院校應該建設特色工作載體,強化分類學業規劃指導,力求提高三全育人的工作成效。
二、三全育人實現路徑的探討
圍繞高校立德樹人的中心工作,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整個高等素質教育時期和教育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新的發展形勢下高校思政工作應當遵循的教育目標和指導方針。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的局面下,需要高校做好三全育人實現路徑的研究和構建工作。
1.在日常學習中,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首先,在校園內,院校應該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的模范帶頭作用,營造良好的學風和校風,爭當愛校、榮校先鋒。在日常學習中,院校可以以黨員為先鋒,積極開展一些志愿者活動,比如“節水節電志愿者活動”“植樹造林志愿者活動”“衛生大掃除志愿者活動”等,使黨員意識到身上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培養參加活動的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奉獻精神。其次,院校可以成立學生黨建監察會,對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和共青團員開展嚴格的黨政教育,學生入黨要經歷嚴格的評價和考核,對已經入黨的學生要強化監督,從而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群體在良好學風形成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最后,院校可以成立晨讀隊、晨跑隊,以及開展早鍛煉等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在社會活動中,積極開展愛國主義和志愿者活動
首先,高等院校一定要重視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高等院校要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比如高等院校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抗日烈士紀念館、紅色革命基地等,讓學生觀看愛國電影、觀看國慶大閱兵、寫觀后感,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的了解,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其次,高等院校要讓學生繼承尊老愛老的優秀傳統美德。比如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和老人聊聊天,幫老人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困難等,使得學生可以在活動中體會到老人生活的不易,培養學生尊老愛老的優良品德。最后,院校在社會活動中要培養學生的友善之心。院校可以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開展支教活動,對一些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在學校開展“捐閑置衣物和圖書、傳遞溫暖愛心”的活動,將真善美融入學生內心。
3.深化課程改革,在課堂上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院校應該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教育部對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據,結合院校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課程改革,從而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高等院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通過思想政治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應該在所有課程教學中都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對專業課教師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機制,在學生對教師評價的過程中增加思想政治影響環節。專業課教師的言語無形中能夠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在專業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教學過程,在教學內容上也要增加相應的元素,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所說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因此,高等院校應該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力度,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當中。
三、三全育人保障機制的研究
1.探究三全育人保障機制
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校三全育人保障機制,首先需要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無論是從師德還是職業道德上都需要強化教師的責任感。教師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淡泊名利,始終將教書育人作為自身的初心,做學生成才路上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學校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評估、獎懲、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保障機制。高校立德樹人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心。大學生處于成才階段,不論是學術方面還是個人道德素養養成,都需要高校良好的引導,高校要根據不同年紀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教育。首先是要保證學生能夠明確各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制定完善的制度,約束和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使得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階段培養自身的自我約束力。最終利用學校的資源,全方位地貫徹實施三全育人理念,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提升工作,促進我國人才培養全面發展。
2.多樣化途徑落實保障機制
首先,需要為學生提供社會鍛煉機會。充分利用社會環境開展教育活動,增加學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其次,貫徹落實家校聯系合作育人理念。學生的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學校,學校也需要和家長聯手實施教育,進一步完善和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聯系的教育機制,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同時,學校本身也需要不斷完善校內育人機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學生思想狀態、思維方式都發生很大的變化,高校不應該抱持傳統的育人理念,而是應該建立起一支以黨委統一領導、全員共同參與的師資隊伍,各個部門相互配合,利用學校的一切資源,采用多途徑、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學生思政教育。還要利用校園網絡、校園社團組織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對學生形成立體化、網絡化、全方位的教育感染力,從而產生良好的綜合育人效應。
3.完善黨團組織引領機制
高校黨建團建組織相對完善,不能忽視其引領價值,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團組織的優勢,積極開展學生黨建團建活動,通過相應的教育活動,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目的。鼓勵學生積極入黨,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開展各類思想政治引領的校園活動,評選三育人工作者,評選最佳思政教師,評選最能影響大學生的思政活動等。堅持在學生黨員當中貫徹實施黨的育人機制和理念,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以黨建帶動團建,立足團支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研究,定期開展黨日、團日等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榜樣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發揮出典型引領作用。學生會要積極開展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更好地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發揮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四、結語
大學四年時光稍縱即逝,在人生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在青春歲月里卻是十分重要的階段。大學階段是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思想意識的重要時期,因此,新時期,高等院校應重視對于教學資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三全育人是滿足我黨及政府對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有效途徑。教育現代化背景下,黨和政府更加注重對于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培養。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發展事業的接班人,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等院校應該以立德樹人為主要教學目標,立社會主義之德,樹社會主義之人,積極探索三全育人的實施路徑和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1]本報評論員.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N].中國教育報,2019-03-25(1).
[2]本報評論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N].中國教育報,2019-03-21(1).
[3]劉瑞,周海亮.以立德樹人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機制建構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3):82-84.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