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姿
摘要: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其中的美好生活就包含對更高質量的教育的需要,而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我國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诟咝?,立足教師,探討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必要性、思政教育的主要問題及成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思政教育工作、提升思政教學質量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教學方法 創新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164-02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之際,文化自信不僅是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當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還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唯有立足實際,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始終不渝地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將文化自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豐厚滋養,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大放異彩。
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提出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缺少互動,基本為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傳統教學模式,課堂中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教師也就難以了解學生在思想、觀點上的差異與問題所在,難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解答與教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因此,我們要積極發現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共同發展。
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承擔著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任務。探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既是積極迎合當前教師教育改革熱潮的現實需要,也是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學會學習是學生實現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的關鍵,要求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主要陣地,肩負著不可推脫的重任。近年來,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項要求,但在學會學習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高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相關理念的踐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學習態度的好壞與學習效果有著密切聯系。在實際的思政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過多地關注于學習結果,而非學習過程本身。他們只專注自己的專業課,認為在大學里所學的思政知識對將來工作就業沒有實用價值,于是造成“期末努力只為應付考試”的現象。
(二)教育者專業素質不高
教師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其上課時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樹立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只有教師自己具備過硬的知識能力,才能教書育人。高校的年輕講師多數從業時間不長,缺乏教學經驗,不能迎合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做到因材施教。一個很專業的教育者應該熱愛自己的崗位,熱愛自己的班集體,主動和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認真分析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
(三)教學方法單一
高校普遍還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多數教師提高成績的方法是讓學生死記硬背,重復記憶,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也容易引起學習倦怠等問題。
(四)專業性、針對性不強
思想政治教育應根據不同的專業采用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面向全校所有專業的大學生,不僅僅是局限于思政專業。其他專業大學生接觸思政教育都是在公共課上,專業課很少涉及。各專業應根據需要開展有專業特色的思政教育。比如針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可開設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課程。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
(一)通過網絡帶動課堂氛圍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校和教師應積極配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要從多方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使學生“愛學”“樂學”,營造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
1.教學方式多樣化
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多借助多媒體、PPT、視頻、短視頻等這些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或者通過情境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大學生學習思政的興趣。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將學生分組,組員之間互相交流。教師參與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給予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
3.借助App進行思政教育
教師可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App來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二)提高教育者的專業素質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起到了表率和示范作用。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領者和指導者,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是知識的傳播者,在傳播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容量,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此外,教師還應特別注重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措施是以身作則,堅持每日反思,每日總結,客觀合理地對學生的日常表現作出評價等。
(三)加強課內課外實踐活動
教師也要改善自身的教學方法,改變單項灌輸的教學方式,采用小組討論、成果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進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1.通過課堂中的小游戲、小活動來進行教學
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法庭模擬,分派不同的角色,這樣做活躍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和教師互換角色
學生在上邊講課,教師作為學生的身份在下邊聽,然后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做出點評。
3.多帶領學生參加課外活動
比如參觀博物館、文物古跡、偉人雕像等。學生不僅要學好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實踐,通過實地考察,開擴視野,提高政治覺悟。
(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對于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學習的主體,各專業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方法,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及自身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在記憶的時候可采用理解記憶法、快速誦讀法、數字聯想法、口訣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等。同時,作為學生學習中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和愛好的不同,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周贊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26-27.
[2]郭文蕊.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探究[J].現代交際,2018(22):163+162.
[3]王秋蘭.新常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0):13-14.
[4]魏靜,宋曉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研究:評《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新論》[J].新聞戰線,2018(21):169.
[5]鄒杰婷.基于“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J].現代交際,2018(20):176+175.
[6]周獻策.“課程思政”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新[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36(5):195-197.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