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竹
【摘? 要】課堂教學心理氣氛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課堂心理氣氛的有效調控,對于師生情感交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方式,課堂組織管理形式、師生關系、校風班風等是影響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主要因素;改變教師教學方式、調控課堂組織管理形式、融洽師生關系、強化校風班風建設等是促進良好課堂教學心理氣氛形成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質量;課堂心理氣氛;調控
一、課堂教學心理氣氛調控的作用
(一)促進師生情感交融
蘇霍姆林基斯說:“學校里的教學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通。”這充分說明了師生之間情感交融是提高教學水平的根本保障,而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氣氛能使師生雙方感到積極的情緒體驗,促進師生情感交融,平等交往,心心相印,教師用飽滿的熱情、鮮明的教學態度感染學生,使學生形成強大的學習動機,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在學習中靈活多變舉一反三,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二)形成從眾效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從眾是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于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在行為上與多數人取得一致的現象。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怎樣聰明,其知識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多到適應他所遇到的每一種情境,因此,個人需要用從眾的方式使自己迅速適應各種環境。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積極、活躍、協調、群體壓力可以在學生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學生會通過理性的抉擇選擇從眾行為,激發學習動機和熱情。例如,良好的班級學習氣氛,就會使那些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改變自己懶墮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從眾效應,積極主動融入班集體,與同學們一起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否與課堂心理氣氛的好壞緊密相關,不同的課堂心理氣氛使教學活動進入不同的境界,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使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得有聲有色,發揮他們的最大努力,進入最近發展區,達到最優化的學習水平。實踐證明:賦予情感、贊揚、啟發等課堂心理氣氛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使課堂中的積極因素產生廣泛的傳播,最終感染整個學生群體,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促進學生接收新知識、新信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影響課堂教學中心理氣氛的主要因素
(一)教師的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影響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承擔者,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課堂心理氣氛。我國目前課堂教學仍然以傳統的接受式教學為主,在接受式的教學情境下,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學習的心理狀態,在探索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能動性,課堂氣氛變得沉悶、消極,學生極易產生厭學心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受到損害,想象力和創造力甚至都被抹殺,壓抑了學生個性發展,學生所學知識得不到鞏固,接受式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心理氣氛。
(二)課堂組織管理形式對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影響
課堂組織管理形式是指教學的一種進行方式,不同的課堂組織管理形式,會形成不同的課堂心理氣氛。課堂組織管理形式分為放任型、專制型和民主型三種,放任型對學生失之管束,放任散慢,導致學生紀律松懈、互相干擾;專制型又對學生管之過嚴,獨斷專行,學生被動接受,形成壓抑的個性特點,動手動腦能力薄弱,課堂心理氣氛呆板,學生產生壓抑或反抗情緒。民主型的教學組織管理形式是師生間互動性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共享教學資源與教學成果,課堂心理氣氛非常活躍。
(三)校風與班風對課堂心理氣氛的影響
校風班風包活領導、老師的工作作風,學生的學風,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宏觀環境。學生處于不同的校風與班風之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及身心健康會有不同的影響。良好校風與班風不僅對學科知識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更主要的是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科學的人文素養,形成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反之,不良的校風與班風的環境氛圍,將會形成消極的課堂心理氣氛,師生關系不協調,課堂管理方式不科學,學生的學習將會每況愈下,影響教學效果。
三、調控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有效途徑
(一)合理使用體驗式教學法、發現教學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體驗教學法主要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創造或者再現教學相關場景,使學生在與教學相關的情境中學習,以此獲得知識的一種方法。體驗教學法通過師生的交往、對話,將傳統的“授之以魚”轉變為“授之以漁”的師生關系,這種方法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識、新信息,課堂活動靈活多變,學生求知欲強烈,師生間情感交流充分,學生動手動腦機會較多,參與面廣,雙方處于互動積極的狀態。發現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學生通過對一些事實和問題的獨立探究,積極思考,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教師將學習還給了學生,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精神,有助于良好課堂心理氣氛的形成,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調節課堂組織管理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避免對學生的放任管理,畢竟學生的身心還沒有完全成熟,正處于發展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如果教師一味的不管學生,那么學生就會失去教師的引領作用,在課堂學習中,他們會心不在焉、對教師的要求采取應付態度,很少主動去完成。同時,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權威的課堂組織管理方式,消除自己總是以領導者,管理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的鄉現狀,下放課堂話語權,讓學生有說話的機會,擺脫教師權威的束縛,營造一種情緒高昂、精神飽滿、充滿自信的課堂心理氣氛;特別重要的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采取民主的課堂組織管理方式,在“民主、公平、公開”的原則下,以學生為本,協調各種組織行為,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力,充分彰顯學生的個性特征,課堂心理氣氛自然處于良好狀態。
(三)強化校風班風建設
良好的校風與班風能為課堂教學提供穩定的心理環境,強化校風班風建設勢在必行。為此,各學校必須創造一個優良的校園環境,形成熱愛祖國、獻身教育、開拓進取、團結協作、嚴謹求實、文明守法的教書育人的校園風氣,學校領導、教師、學生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教風和學風;班級成員要共同營造一種優秀的集體氛圍,充分體現班級成員的整體精神風貌,體現班級的內在品格與外部形象。優良的校風班風進行了正確的行為規范,學生將其視作個人行為的準則,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方式,形成融洽、積極向上的、不斷進取的課堂心理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章志光.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魯峰.論課堂心理氣氛及其調控[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04)
[3]韓紹先.對課堂教學心理氣氛的探討[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4)
[4]方雙虎.論課堂心理氣氛的影響因素[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04)
(內江師范學院圖書館,四川 內江 6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