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實現林業經濟發展建設是相關部門重要的研究課題。當前深入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展開林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可知,當前林業經濟規劃發展中,受到規劃目標不統一,規劃缺少前瞻性等問題,導致當前的林業經濟發展對于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損害。基于此本文展開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分析,提出當前林業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不足,從而尋求最佳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林業經濟;有效措施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展形式,而林業建設則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新模式的主要措施。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林業建設發展也必須擁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因此如何實現林業生態環境環保下的林業經濟發展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下文正是由此展開探索:
一、林業經濟建設工作現狀
(一)林業經濟建設工作重視程度不高
第一,林業生長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其經歷來多年的規劃才逐漸達到一定的生長建設需求的。因此在最初由于對林業經濟建設工作不夠重視,導致在林業經濟建設中缺少規劃性,致使當地的林業經濟收入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對于林業生態環境帶來較大的破壞。同樣地由于我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受到一些環境、技術等方面的影響,導致所展開的林業資源基本情況統計管理并不健全,林業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被降低,在接下來的林業經濟發展中因為這些問題致使所采用的林業經濟發展措施對于生態環境帶來影響。第二,不同地區對于林業建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同,所提供的資源幫助也不同,如,有的地區在林業經濟發展中擁有專業的林業技術人才進行種植指導等,但是有的地區缺少這樣的專業指導和統籌規劃。導致林業經濟發展存在地區不平衡的情況。而事實上,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并不是區域性的,其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因此林業發展不平衡的現狀直接對于林業生態保護帶來消極影響。
(二)林業經濟建設工作從業人員專業性不高
第一,林業經濟發展中需要具有較高的經濟學專業知識、林業種植相關知識的農技人員,其能夠展開對林業低碳經濟模式的規劃統籌。但是事實上,由于林業農技制度不健全,林業技術人員流失較為嚴重,剩下的林業規劃和管理人員存在著專業性不高,所展開的工作指導也不夠科學有效;第二,在林業經濟發展中,要求能夠事先完成林業統計工作,計算出森林資源的匯碳量等。之后選擇最佳的種植林樹種和種植林發展模式。但是在事實上,當前的林業經濟模式建設中,其缺少專業的林業統計人員,其對于業務范圍掌握不清晰,不能夠借助最新的技術手段完成林業統計和林業經濟規劃工作。
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內涵
(一)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內涵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是指在林業建設規劃中,林業資源能夠起到降低氣體排放、環境污染、能量消耗,建設起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綠色生態經濟模式。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活動是以林業發展為目標的,利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在增加森林碳匯的同時減少森林碳源,盡可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而影響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指標主要有森林覆蓋率、森林單位面積蓄積量、森林二氧化碳能源排放強度以及林業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成本等。這些生態指標以及經濟指標構成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指標的主要內容,其能夠正確反應當前森林建設發展規劃的進度、規模大小是否符合要求,未來林業要朝著哪一個方向發展。
(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
根據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可知,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發展之后,起到重要的能源節約,環境保護等作用。首先,林業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生態環保理念。林業在保護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改善大氣環境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其次,林業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林木可以成為林業產品的原材料,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木材是一種應用率較廣的可再生原材料。因此在經濟發展中,讓林業資源滿足經濟發展需求,避免資源浪費也是林業在生態環境保護發展中的重要表現。最后是林業能夠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發展目標在于構建完善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發達的林業體系,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森林能夠推動二氧化碳轉變為氧氣,起到保護大氣環境的作用,由此讓區域經濟發展實現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三、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做好林業經濟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對林業經濟建設的重視程度
第一,理清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工作和流程。林業經濟建設的周期較為漫長,其中涉及到多個流程內容,一旦其中的某一個流程銜接無效,則對于整個林業生態環境都會帶來消極影響。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求能夠構建系統全面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目標體系。如,要求能夠設置標準化的林業經濟建設指標,確保林業經濟建設工作能夠實現具體、全面規范化發展。建立起全國統一的林業經濟建設指標,正確認識林業經濟建設分析管理的重要性,能夠讓日常的林業經濟建設工作得以落實,真正提高林業經濟建設工作質量,發揮林業經濟建設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模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要求能夠導入現代化的技術展開林業經濟建設。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當前一些新的技術手段逐漸進入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而相關部門也要求能夠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將這些新的技術切實的應用到林業經濟的各環節中。如,gps技術在林業種植中的應用,其能夠展開對林業經濟林種植的全過程的監測,對一些病樹展開監測,并且及時采取田間管理,保障種植林的經濟效益,也避免其對于整個森林生態環境的破壞。如,利用無人機關鍵技術展開林業統計工作,通過計算機編寫算法實現對林業森林碳匯量的計算,并且由此提出一個相對應的林業建設方案。
(二)完善林業經濟建設工作機構隊伍
第一,要求能夠建立健全林業部門的工作制度,為林業工作人員提供積極民主的工作環境,在林業經濟建設工作中,林業部門在工作中若是缺少專業工作制度,因此每一項林業相關工作的展開都呈現出無序的情況。因此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健全各項工作指標體系,能夠讓林業工作更加全面科學。如,在進行森林資源總量的統計時,需要采用哪幾個指標,進行計算才能夠得出。這都需要林業部門形成一個專門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內涵。另外是完成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指標的統一建設和應用,確保每一個地區的林業經濟發展都能夠參照相同的指標完成自己的各項經濟建設工作。第二,要求能夠實現對林業經濟建設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一方面是要求相關負責人能夠擁有大局意識,對于每一年的生態環境保護指標進行化解,將其帶入到自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科學合理的構建林業經濟建設于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使其能夠支持展開科學合理的統計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求統計人員具有信息技術能力和專業能力。如,利用最佳的方式,展開最全面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統計工作,客觀的獲取林業建設的各項數據情況,分析其在生態環境保護指標中所發揮的作用。當前實現對林業經濟建設的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育,要求能夠從多渠道入手。從提高林業從業人員的福利待遇入手,吸引更多的專業人員進入到林業經濟發展中,還要求做好對林業這一行業的統籌管理,導入良性競爭機制,激發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外還要求做好對林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建設,確保其能夠在創建林業經濟價值的同時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業經濟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首先林業能夠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持續發展。其次還能夠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城市的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當前做好林業經濟建設必須能夠立足于林業生態保護工作,由此科學規劃林業發展的,而林業經濟建設工作面臨著林業資料收集難度大,林業經濟建設數據管理不全面以及林業經濟建設工作人員專業性不高等問題。當務之急是要求能夠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林業經濟建設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通過標準化的制度建設,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方法,提供具有專業知識以及職業道德的林業人才隊伍,為林業經濟發展以及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保駕護航,促進林業長久穩定的發展,最終發揮林業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侯菲.基層林業經濟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7,24:233.
[2]李瑞軍.提高統計人員道德素質保障統計信息真實有效[J].統計與管理,2017,09:12-13.
作者簡介:
任延平,女,1974年12月生,陜西省宜君縣人,宜君縣哭泉國有生態林場農業經濟師,研究方向:現代農業(林業)經濟發展、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及農林經濟項目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