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亮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討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聯合治療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的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8例,以隨機抽取方式分為對照組與中西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西治療,中西組采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聯合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中西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5%,對照組為79.41%,中西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中西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結論:采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且安全性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補陽還五湯;急性腦梗死;甘露醇;辛伐他汀;胞二磷膽堿;阿司匹林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149-02
急性腦梗死的主要病因為患者腦部缺氧、缺血引發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是腦軟化,是臨床內科一種多見的危重疾病,發病率高,且發病后致死、致殘率極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因此,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一直是臨床甚至是整個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1]。本文主要就采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結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并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8例,以隨機抽取方式分為對照組與中西組,各34例,對照組20例,女14例,年齡 在41~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34±7.11)歲,病程在7~24天之間,平均病程為(15.38±4.48)天,對照組單純采用西醫治療。中西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在40~79歲之間,平均年齡(55.18±7.61)歲,病程為在8~23天之間,平均病程為(17.15±4.16)天,中西組采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本次研究所有入選患者均已排除患有心、肝、腎等其他嚴重疾病者。經對比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可實施下一步對比。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入院后進行常規西醫治療,具體為:采用甘露醇降顱內壓、辛伐他汀降脂以及胞二磷膽堿等藥物保護患者腦部,給予阿司匹林抗凝治療,并采用降血糖和血壓藥物給予基礎治療。中西組在常規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再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醫療法實施治療,該藥主組成如下:生黃芪125g,赤芍5g,地龍、川芎、紅花以及桃仁各3g,當歸尾6g,以水煎服。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評定標準為:治療后,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可正常行走,肢體肌力恢復超過4級顯效;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與體征明顯改善,肢體肌力恢復1~4級,可借助行走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為無效。(顯效+有效)/總病例數=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獲的所有數據均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9.0統計處理,計數資料用“[例(%)] ”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若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后,中西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5%,對照組為79.41%,中西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 治療后,中西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為(10.03±7.11)分,對照組為(17.16±8.87)分,中西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
3 討論
中醫理論將腦梗死歸于“卒中”、“中風”兩個范疇,認為治療腦梗死其主要原則除了將患者腦絡瘀阻清除及活血化瘀以外,還應該注重補氣行滯,讓患者氣行瘀除、氣旺血運[2]。補陽還五湯是中醫治療血瘀和氣虛引發的中風疾病治療的著名藥方,臨床療效一直廣受認可,藥方當中加入了一味桃仁,可起到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環;紅花具備擴張血管之功效,可增強患者腦部缺血部位的血液流量;川芎既可抗血凝、擴血管,又可減輕患者的腦血腫癥狀,增強其血流量;地龍具有活血通絡、抗血管痙攣之功效,同時還能對患者血管內皮細胞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赤芍具備顯著的鎮痛、鎮靜、抗凝以及抗炎功效,可以抑制血栓形成,延緩抗血小板聚集,并且該中藥的有效成份能透過患者的血腦屏障,有效改善患者腦組織營養成分;當歸具備極強的抗血栓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本身的濃度,并以不斷增加細胞表面電荷的方式,加速細胞解聚,并發揮逐瘀作用,可有效緩解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以及眩暈等臨床癥狀;黃芪可以對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刺激,提高其興奮程度,對患者的腦水腫癥狀進行有效改善,大劑量的黃芪藥物可以增強急性腦梗死患者自身的營養狀態,并起到血管擴張、降低血壓,充分改善患者微循環的作用,諸藥聯合應用可產生生物堿和苷通,對患者IL-1β、IL-1R1、ICAM-1 mRNA表達進行有效抑制,進而降低患者炎癥因子與炎癥介質表達,起到保護患者缺血腦組織的作用[3]。本次研究顯示,治療后,中西組患者臨床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5%,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為(10.03±7.11)分,對照組分別為79.41%,(17.16±8.87)分,中西組兩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提示與常規西醫治療相比,采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以補陽還五湯為主方的中西聯合法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袁兵.補陽還五湯聯合針灸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療效分析[J].光明中醫,2017,32(18):2610-2611.
[2] 吳向梅,寧智飛,葉虹,羅麗霞,李飛.補陽還五湯結合rtPA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近、遠期療效[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3(06):778-781.
[3] 王紅濤.補陽還五湯為主方中西結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4):2873+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