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鰲 陳思燕

雨水節氣時,氣溫回升,降水開始增多。在春雨的滋潤下,百草萌發,大地生機初現。早春時節,天氣仍比較寒冷,晝夜溫差大,再加上雨水增多,寒濕較重,體弱者應注意“春捂”保暖,防寒祛濕,以免寒濕傷身,引發疾病。
此時的氣候特點是寒濕并存,而寒濕最傷脾胃,宜造成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所以,飲食應注意溫暖脾胃,祛除脾濕。另外,還要注意增甘少酸,甘味最養脾胃,而酸味易收斂固澀,不利于陽氣升發,故此時應多食甘味,減少酸味。
健脾除濕的食物:山藥、大棗、蓮子、薏苡仁等食物健脾除濕的效果很好,且“春月宜食粥”,可將這些食物煮粥食用。
降壓通便的食物:雨水時節溫度變化大、氣壓偏高,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易發作。此時也是便秘、痔瘡的高發時期,應多吃些降壓、通便的食物,如韭菜、菠菜、春筍、豌豆苗、香椿、芹菜、香蕉、蜂蜜等。這些食物對升發陽氣、預防春季感冒也有好處。
此外,油膩、太咸等飲食容易加重人體痰濕,誘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此時尤其要少吃。
推薦兩款藥膳食療方。
春筍炒豆干
原料:鮮春筍200克,紅彩椒50克,白豆腐干100克,蔥花少許,香油、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將鮮春筍去外皮,洗凈,切成絲,白豆腐干切成絲,分別焯水備用;紅彩椒洗凈,切成絲。鍋中倒入油燒熱,下蔥花熗鍋,放入筍絲、豆腐干絲和紅彩椒絲,快速翻炒均勻,加香油、鹽、雞精調味后即可出鍋。
專家點評:春筍是南方春季的時令蔬菜,從立春開始,直到清明前后,是吃春筍的最佳時期,此時的春筍口感最為鮮美,一定不要錯過。春筍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很高,尤其適合雨水前后預防和緩解便秘、痔瘡等不適。豆腐干可增加蛋白質等營養,又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適合春季保健,與春筍在口味上也非常搭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腸胃不好的人不推薦食用。
菠菜蜂蜜飲
原料:菠菜150克,蜂蜜15克。
做法:將菠菜擇洗干凈,切段。鍋中倒入水,燒開,放入菠菜,焯水后撈出,晾涼。把焯好的菠菜放入打汁機中,加適量白開水,攪打成汁,倒入杯中,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專家點評:雨水時節由于氣壓偏高,是便秘、痔瘡的高發期。菠菜富含膳食纖維,可清熱通腸;蜂蜜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此飲對防治便秘、痔瘡、大便出血等均有食療效果。此飲還可降低血壓、消除煩躁、提高免疫力,是春季肝火旺盛、血壓偏高、容易感冒者的調養良藥。春季的菠菜格外鮮嫩,多吃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