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珍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將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進行分組,觀察組與常規組患者各42例,對觀察組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常規組患者使用常規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預計自我護理能力。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評分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自護能力,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乳腺癌;應用價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re were 42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2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nd the self-care ability wa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elf-care scores than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ha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breast cancer; application value
【中圖分類號】R1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乳腺癌又被稱之為“粉紅殺手”,我國沿海地區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大型城市患病率較高,乳腺癌類型可分為非浸潤性癌、浸潤癌、浸潤性非特殊癌、浸潤性特殊癌等[1]。患病者多為女性,由于乳腺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因此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治療,我院針對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期望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經我院收治并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84例,診斷標準:乳房有腫塊等異常現象、MRI發現病灶、病理檢查發現癌細胞。按照入院順序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n=42)與常規組(42),兩組患者均為女性,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為(52.32±5.24)歲,常規組患者平均年齡為(56.41±3.28)歲。本研究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以上全部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上的對比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于結果的比較。
1.2 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使用常規的護理干預,包括叮囑患者按時服藥、為患者進行鎮痛護理、觀察患者臨床表現以及常規檢查等。對觀察組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護理方式如下:(1)在患者住院前期帶領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帶領患者及其陪同家屬熟悉病房環境,并向患者介紹自己的基本信息及護理職能,緩解患者的緊張感,使患者得到放松。(2)對患者使用科學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嚴格按照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護理,觀察針對性護理方案是否滿足患者對護理的需求,在護理期間不斷進行調整與改善。(3)通過心理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干預,例如陪患者聊天、對待患者和藹親切、耐心回答患者的疑問等,降低患者心理壓力。(4)對部分患者增加疼痛護理,若患者在護理期間出現明顯的疼痛癥狀,根據VAS(疼痛程度自評表)評分對患者使用鎮痛藥物,減少患者的不適感。(5)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態與心理狀態,發現異常及時上報給主治醫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兩組數據越高代表護理效果越好。護理滿意度=(特別滿意+較為滿意)/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字數資料為自護能力,用()表示,以t進行檢驗,計量資料為護理滿意度,用n(%)表示,以進行檢驗,當P<0.05時視為研究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二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特別滿意18例(42.86%),較為滿意20例(47.61%),不太滿意4例(9.53%),護理滿意度為38(90.48%),常規組患者中,特別滿意13例(30.95%),較為滿意17例(40.48%),不太滿意12例(28.57%),護理滿意度為30(71.42%),X2值為4.9412,P值為0.0262,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 二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對比
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為85.64±5.25,常規組患者自護能力評分為80.28±3.29,t值為5.6066,P值為0.0000,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乳腺癌是由于乳腺的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子的影響下產生增值質控的一種現象。乳腺癌的早期表現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腋窩淋巴結腫大等[2],當乳腺癌發展到晚期時,癌細胞會發生轉移,從而導致多器官的病變,十分容易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世界上女性癌癥發病率中乳腺癌占有其中的20%左右,位于女性癌癥的第一位,而在我國每年有超過30萬女性會被診斷為乳腺癌,且發展趨勢還在不斷上升。從發病年齡上分析,40歲~50歲期間是發病的高峰期,由于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世界上的乳腺癌病死患者數量正在逐步減少[3]。目前醫學上并未發現乳腺癌的直接致癌病因,然而臨床上發現雌酮與雌二醇與乳腺癌的發病有著直接的關系。另外,父母、姐妹等一級親屬中若存在乳腺癌病史患者,其發病概率將會比普通人發病概率高出3倍左右,因此醫學上認為遺傳因素是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除高危因素之外,營養過剩、肥胖、飲食高脂以及酗酒等情況都會誘發乳腺癌。臨床護理是維護患者身心健康的一種護理模式,其目的是緩解患者的痛苦程度,通過一系列措施將患者治療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通過臨床護理路徑為乳腺癌患者進行服務,主要措施有制定護理計劃、實施針對護理、心理護理干預、自我護理指導等[4-5]。
通過分組研究后發現,觀察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85.64±5.25)高于常規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80.28±3.29),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0.48%)高于常規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1.42%),兩組數據均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更好的為乳腺癌患者進行服務,值得進行廣泛的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陳紅,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慢性一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7(7):290
周立芝,高健,張淑芳,于丹丹,張鳳萍,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J],2019(2):201-204
王雪萍,乳腺癌圍手術期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5):243-244
施文瑩,臨床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健康之路,2018(6):190-191
李向麗,王娟,系統護理干預在乳腺癌術后放療41例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6):1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