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沖


【摘 要】目的:研究針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實施社區精神康復的價值。方法:納入10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于2018.01~2019.02在我院開展研究。依據病歷單雙號隨機選出51例進行常規指導(研究1組),另外51例實施社區精神康復(研究2組),評估兩組精神病性癥狀及社會功能。結果:干預后研究2組陽性、陰性、一般精神病理癥狀評分及總分均優于研究1組;研究2組PSP評分相較于研究1組更好(P<0.05)。結論:針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實施社區精神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社區精神康復;精神病性癥狀;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精神分裂癥作為臨床常見精神類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家族遺傳、社會壓力、化學及性格等多種因素導致病人的思維、意志與行為、感知覺及情感等方面出現障礙,嚴重可出現認知障礙[1]。患者一般病情發作經藥物治療后直接出院回家,既往實施的常規指導,無法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展開全面的精神康復,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故采取科學合理的社區精神康復是改善精神分裂癥病人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的重要前提,我院對此進行研究,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案
1.1 基線資料
納入102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于2018.01~2019.02在我院開展研究。
根據病歷單雙號隨機分為研究1、2組(n=51),兩組男女比例分別為26:25、27:24,年齡分別為24~67歲、25~68歲,均值分別為(45.35±4.26)歲、(45.92±4.31)歲,以上基線資料(P>0.05)。
1.2 方案
研究1組:護理人員定期電話回訪,對病人進行常規心理護理、用藥指導等。
研究2組:
(1)護士結合病人實際情況制定個體化精神康復方案。
(2)積極組織開展手工、賞樂等興趣小組活動(1次/周),鼓勵病人參與,尊重其自身意愿。
(3)開設社區團體康復訓練課程,運用通俗易懂的言語耐心講解社交、生活技能知識,如何進行壓力、藥物管理,指導病人進行認知功能訓練。
(4)及時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教會其掌握自我情緒調節的方法,指導其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情緒宣泄,以免發生暴力事件;多與家屬交流,告知其盡可能滿足病人合理要求并適當予以心理支持,為病人提供良好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
1.3 觀察指標
(1)精神病性癥狀:
運用PANSS(陰性和陽性癥狀量表)進行評分,分值越大說明癥狀越嚴重[2]。
(2)社會功能:
PSP(個體與社會能力量表),分值越大說明社會能力越強[3]。
1.4 數據處理
計量資料用()表示,運用統計軟件SPSS21.0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PANSS評分
干預前兩組陽性、陰性、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評分及總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如表1所示:
2.2 社會功能
研究2組干預后PSP評分相較于研究1組更好(P<0.05),如表3所示:
3 討論
由于精神分裂癥的病程較長,病情綿延難治,大部分病人出于自身情況及社會治安考慮,多選擇將自己關于家中,長期與社會脫節及隔離可能導致出現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疾病康復[4]。如何通過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來避免精神分裂癥病人出院后病情加重情況、促進其康復是近年來臨床學者研究的重點。
根據賴華、張秀英、鄒學敏等人[5]報告顯示,其選擇101例出院隨訪的康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興趣小組開放及在此基礎之上采用個案管理、團體康復訓練等社區康復形式,結果發現實施6個月后干預組病人在陽性癥狀分、陰性癥狀分、一般病理分、總分及PSP總分改善方面均優于對照組,與本文結果相似。本研究中,兩組病人經過干預后,研究2組陽性、陰性、一般精神病理癥狀評分及總分均優于研究1組(P<0.05),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結合病人實際情況與周圍環境指導病人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掃衛生、手工制作等),幫助其實現自我價值,顯著改善其負面心理,有利于PANSS評分的提高。研究2組PSP評分相較于研究1組更好(P<0.05),充分說明通過社區精神康復的開展,鼓勵病人參與興趣活動,進行各項生活技能、認知能力、社交技能的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其社會功能。
綜上所述,社區精神康復的實施,不僅能夠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癥病人精神病性癥狀,還可以顯著提升其社會功能,值得臨床采納與推廣。
參考文獻
居麗晶,范洪峰,馬瑩等.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醫院-社區-家庭康復一體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5):584-590.
黃云波,周頤.社區精神康復會所模式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9,19(4):365-370.
姜雅琴,汪作為,介勇等.社會認知與互動訓練對社區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38(3):310-315.
彭興超.精神康復聯合社區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7):79-81.
賴華,張秀英,鄒學敏等.社區精神康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病性癥狀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6,37(3):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