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 要】目的:評價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的效果,為危重癥患者臨床工作開展提供參考。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5月1日-2018年1月31日期間收治治療的74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隨機法)。對照組37例、試驗組37例危重癥患者分別采取鼻胃管營養以及鼻空腸營養管。對比對照組與試驗組臨床效果。結果:試驗組危重癥患者治療后營養狀況以及APACHEII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并發癥少于對照組,P<0.05。組間置管成功率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給予危重癥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以及生理、心理健康、安全性狀況,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危重癥;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營養狀況;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2.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危重癥患者由于分解代謝增高、合成減少等因素,導致機體迅速下降、營養不良情況明顯,為了促進患者恢復、維持營養供給,需給予患者合適的喂養途徑[1-2]。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危重癥患者為例,探討不同喂養途徑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試驗對象選自2017年5月1日-2018年1月31日,總計74例。對照組(n=37):男20例,女17例;年齡18-60歲,平均(55.2±5.2)歲;疾病類型:胰腺炎患者12例,腦卒中患者11例,腦損傷患者12例,其他患者2例。試驗組(n=37):男18例,女19例;年齡18-61歲,平均(55.8±6.3)歲;疾病類型:胰腺炎患者13例,腦卒中患者10例,腦損傷患者13例,其他患者1例。2組危重癥患者疾病類型、性別與年齡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置普通胃管(長約50cm),在胃管成功置入胃內后合理供給熱量(約105-125kJ/kg.d)、氮量(0.15-0.2g/kg.d)。
試驗組:CORPAK胃腸營養管,長、內徑、外徑、官腔容積分別為140cm、2.3mm、3.3mm、5.8ml。置管前抬高患者床頭(約40°)并維持患者右側斜臥體位,靜注甲氧氯普胺(10mg),經患者鼻孔置入鼻空腸管(約48cm),導管入胃內后繼續置管(長度約75cm),鼻空腸管進入患者十二指腸的基礎上推進25cm,聽診氣過水聲患者左中腹聲響高于右后注入(20ml)、合理抽液并固定導管。經鼻管持續輸注百普力腸內營養劑,25ml/h的基礎上于24h后逐漸增加劑量。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置管(1次、2次)成功率、并發癥(腹脹、腹瀉、反流)以及APACHEII評分、營養狀況。
1.4 數據分析
基于SPSS21.0對危重癥患者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置管成功率、并發癥等計數型指標以例(n)、率(%)表示,計量型指標以()描述,差異檢驗采用(x2)、(t)。P值小于0.05,表示結果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計數指標比較
試驗組、對照組危重癥患者組間置管成功率、并發癥情況見表1。組間并發癥比較,P<0.05。
2.2 計量指標比較
試驗組、對照組危重癥患者組間計量型指標結果見表2。組間APACHEII評分、營養狀況比較,P<0.05。
3 討論
臨床危重患者營養狀況較差,從而影響患者病情改善和康復效果,所以營養支持是治療的必要環節[3]。但是,經胃管營養支持情況下患者不耐受會導致喂養反流、誤吸等風險。經鼻空腸管直接將營養液送入小腸的基礎上可以改善患者機體營養狀況,防止相關并發癥等問題,進而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需重視患者營養支持期間護理工作。陳珺,潘江霞,何洪英,鄭祥德,周文來研究指出,重癥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營養支持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患者安全性,從而促進患者病情改善[4]。
試驗結果和吳紅依研究結果有一致性,鼻空腸管組患者APACHEⅡ評分下降幅度明顯大于鼻胃管組,P<0.05[5]。
綜上所述,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整體營養改善效果顯著,且患者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趙欣,魏園,于媛媛,賈蓓,郭世文.電磁導航系統引導定位在床旁空腸營養管留置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08):36-39.
劉軍.空腸造瘺營養管與鼻空腸營養管在食管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6):60-61.
王志剛,梅小龍,孫建營,田奔.空腸營養管在減少腸內營養并發癥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35):87-90.
陳珺,潘江霞,何洪英,鄭祥德,周文來.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8,33(14):86-88.
吳紅依.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腸營養管效果評價[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