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華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阿帕替尼聯合多西他賽針二線化療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聯合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多西他賽靜脈滴注治療,聯合組患者在多西他賽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阿帕替尼口服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聯合組ORR、DC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2%,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4.76%,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聯用阿帕替尼以及多西他賽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阿帕替尼;多西他賽;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惡性腫瘤首位,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僅為 20% 左右。近年來,臨床針對晚期或轉移肺癌患者常采取放化療、靶向治療等手段,含鉑雙藥化療是目前一線標準化療方案,但臨床有效率較低[1]。本文觀察分析了阿帕替尼聯合多西他賽針二線化療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聯合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其中,聯合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39-81歲,平均年齡(56.28±8.24)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56.33±8.1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純的多西他賽靜脈滴注治療,注意在多西他賽給藥前,需常規口服5 mg地塞米松預處理,取60 mg/m 2多西他賽與5%葡萄糖溶液500 mL混合,靜脈滴注60 min,連續治療21 d,即為1個周期。觀察組患者在多西他賽治療的基礎上聯合阿帕替尼,250 mg/片,2片/日,與對照組一致,均連續治療21 d,即為1個周期。在治療過程中,若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需及時給予保肝治療,于患者病情發生進展或無法耐受治療時停止用藥。
1.3 觀察指標 根據實體瘤療效反應評價標準(RECIST)對臨床療效進行判定: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客觀緩解率(ORR)=(CR+PR)/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總例數×100%。②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根據WHO抗癌藥物不良反應標準進行分度,包括白細胞下降、惡心嘔吐、腹瀉、肝功能異常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如表1所示,聯合組ORR、DC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如表2所示,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2%,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4.76%,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有研究發現,肺癌一線化療總緩解率較低,且大部分患者在化療中或后期會出現 PD。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生存率、提高二線化療有效率是目前研究方向。VEGF 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s)在多種實體腫瘤的血管內皮中過表達,故認為 VEGF 與腫瘤的發生、增殖及轉移密切相關。而目前抗血管生成是抗腫瘤治療研究的熱點。阿帕替尼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可以阻斷血管VEGF 通路,進而阻礙血管形成,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腫瘤微血管密度,發揮抗腫瘤血管生成作用[2]。此外,阿帕替尼還有助于降低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耐藥程度。多西他賽又稱多烯紫杉醇,屬抗微管聚集藥,作為二線化療藥物尤其適用于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有效的干擾細胞的分裂周期,促進及誘導腫瘤的凋亡,在此治療的基礎上結合靶向治療,將正常細胞與腫瘤細胞的差異進行區分,并通過抑制血管生成、阻斷信號傳導等途徑作用于腫瘤的特定靶點,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及凋亡的目的[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ORR、DCR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7.62%,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4.76%,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聯用阿帕替尼以及多西他賽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徐芳.阿帕替尼聯合多西他賽針對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8,16(8):58-59.
劉旭陽,鄭靜.阿帕替尼聯合多西他賽二線化療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6):104-107.
劉孝民.吉非替尼對比培美曲塞治療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24):2393-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