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艷萍
【摘 要】目的:探討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在院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降低檢驗科院內感染的發生率。方法: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出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在院感中存在的問題,基于問題所在點,提出相應的對策。結果:在基層醫療機構檢驗科,主要存在的問題有認知度不夠、防護意識不足、基本條件太差、制度缺失。結論:在院感預防中,應該著力于提高認知度、增加防護意識、改善基本條件、建立完善的制度。
【關鍵詞】檢驗科;院感管理;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也指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感染。醫院感染發生率仍在不斷上升中,極大的威脅到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身體健康,給醫療事業帶來了極大負擔,也會造成患者身心上的嚴重壓力。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檢驗科承擔著重要工作,每天會接觸大量的檢驗標本,其中多數帶有感染病菌,極易造成感染事件,因此需要尤其注意檢驗科室的管理,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一、問題分析
1.認知度不夠
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很多工作人員在認知度上都有一定欠缺,這主要是由于知識層面的不足,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者,學歷多在專科和本科之間,甚至大多數是中職畢業,這類人在具體操作上能夠較好的實施,但是理論水平存在很大缺失[1]。這一問題不僅是在一般工作者,領導層也有一定這種情況,這就導致醫院整體對醫院感染預防工作不夠重視,無法為之安排相關的應對方案,使得院感發生率持續上升。
2.防護意識不足
在檢驗科檢查過程中,會涉及大量標本的處理,用手接觸的地方較多,而這些標本來自各種各樣的病人,尤其是一些患者傳染病的患者,標本中一般都含有病原體,一旦與自身血液直接接觸,很有可能誘發感染,加之在標本檢驗時,會使用利器,極有可能造成手部損傷。但是現在很多工作人員對基本防護不甚重視,操作時甚至不帶口罩、手套,在完成操作之后,也不注意洗手、消毒,直接開始飲水,甚至在操作過程中,就用手直接接觸口鼻,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感染的發生率[2]。
3.基本條件太差
基本條件不足是基層醫療機構存在的嚴重問題。首先是科室結構的問題,由于資金有限,科室結構都較為簡單,污染區和清潔區并沒有明確區分,甚至根本沒有區分。其次就是工作人員問題,在基層醫療機構,科室工作人員數量不多,但是每天工作量都很大,需要完成很多標本的檢驗,這就導致了一個人往往需要獨自操作很多步驟,極有可能出現操作失誤,或是無法兼顧預防的情況。
4.制度缺失
制度缺失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整體認知不夠,沒有為院感預防制定相應的制度,還有一方面則是制度內容太過老舊,很多都是依循舊制,沒有考慮到現有醫院感染發生的改變,有一部分則是直接照搬他人規章制度,沒有考慮到基層醫療機構本身的情況。還有就是對科室工作人員未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很多人都是根據自身習慣進行工作,器械的處理和擺放沒有統一標準[3]。另外就是抗菌藥物的濫用,導致多數病菌都有了抗藥性,感染的幾率大幅度升高。
二、改進對策
1.提高認知度
認知度提高是很有必要的,這有益于對現狀進行改善,使得所有人都能夠重視醫院感染的預防,并為之做出相應的努力。提高認知度的關鍵在于讓醫院領導層認識到醫院感染預防的重要性,領導層是醫院工作開展的核心,工作能否有序實施,領導層起決定性作用。在管理層認知度提高之后,就可以逐步擴大,讓工作人員能夠重視院感管理,增加院感考核,不能流于形式,應逐人進行考核,落實到實處,加強醫院整體的認識水平,以便于后續工作的實施。
2.增加防護意識
防護意識是尤為重要的,在認知度提高的基礎上,需要對日常防護工作加以重視,初步實施還是以培訓為主,醫院應該為科室工作人員安排相關的培訓工作,使之意識到醫院感染的危害性,以及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性[4]。隨后即可著重分析在工作中可能出現的醫院感染情況,尤其是需要明確其感染來源,還需要講解相應的處理方法,即使出現異常情況,也能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特別是要注意講解常規防護工作,使之能夠重視手套、口罩等防護工具的佩戴。
3.改善基本條件
針對檢驗科科室內部情況,需要加以改進,應該盡可能的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對內部環境加以改造。首先是要注意區域的劃分,按清潔區、污染區進行區分,在污染區設置相關的標語,提醒工作人員注意操作,還要注意環境內的通風干燥,以免科室內病菌含量增加。隨后是針對基礎設施加以改進,對于一些已經老舊的設備,或是工作性能已經有明顯下降,應該給予報廢、淘汰處理,盡快的引進新的設備,尤其是需要注重消毒設備的更新。最后是注意人員的調配,在日常工作中,應該為檢驗科室安排足夠的人手,避免出現工作繁忙,難以應對的情況。
4.建立完善的制度
制度是指導工作進行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針對醫院情況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首先需要分析醫院實際情況,考慮到具體需求,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后續根據實施情況加以改進。之后則針對科室情況進行改善,張貼標示語,督促工作人員準確處理[5]。同時,每天進行工作前,都要做好相應的檢查,管理人員應該加強巡視工作,監督工作人員是否按要求做好了防護工作。此外,每日檢查科室狀態,檢測設備運行性能,確保其正常運作。
結束語:
在醫院工作過程中,尤其是在檢驗科室,常會接觸到大量的感染源,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嚴重危害自身安全,因此必須注意加強醫院感染的預防,降低其帶來的危害。各地基層醫療機構都應該著重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這樣既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自身安全負責。
參考文獻
高爽. 基層醫院院感管理現狀調查及對策[J]. 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55(20):80-81.
許慧. 檢驗科微生物醫院感染存在的隱患及解決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37):171+194.
陳紅琴, 王裕珍. 基層醫院院感管理現狀調查及對策[J]. 智慧健康, 2017, 3(20):34-37.
孫麗媛,金丁萍,嚴繼承,等. 166所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監控指標調查[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 27(17):4034-4037.
陸衛民, 王丹, 胡景宇. 兒科住院患兒發生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防控措施[J]. 醫院管理論壇, 2019, 35(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