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
摘? 要:在新世紀,世界局勢時刻都在發生著迅速而深刻的變化,如今,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影響著每一個領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生活效率。大數據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應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并取得一定成績,促進了其他行業的快速發展。在此時代背景下,電視臺正在經歷轉型時期,其中,電視臺播控系統也正在經歷著變革。本文將針對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環境下電視臺播控系統在數字化背景中的轉型進行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 大數據? 技術環境? 電視臺? 數字播控系統
中圖分類號:TN948.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8(a)-0152-03
Abstract: In the new century, the world situation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deeply at all times. Nowaday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affects every field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echnology in the Internet era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and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which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In this era background, the television station is going through the transition period, among them, the television station broadcast control system is also going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ternet + big data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V broadcast control system in the digital background.
Key Words: Internet; Big data;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V station; Digital broadcast control system
電視臺除了需要為觀眾提供豐富有趣的視訊內容,還需要提高播放質量,帶給觀眾更好的瀏覽觀看體驗及盡可能完善安全播出保障。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這一要求逐漸能夠得到實現。通過革新電視臺的播控系統,進行數字化建設。系統安全性提高,能夠承載的內容也具有更多的多樣性,為新時代電視臺的發展帶來重大改變。
1? 數字化、網絡化發展下的數字化播控系統新定義
數字化播控系統是一個復雜的播放系統,日常承擔著巨大的播放量,內容的整理、遷移和備份有著很大的難度,所以,必須利用新技術來進一步深化改造升級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在播控系統實現總體的自動化運行過程中,為了維持其穩定性和及時發現處理播放中的安全播控問題,必須同時建立起配套的安全監控系統,對播控系統的運行過程進行管控[1]。
1.1 數字化播控系統邊界重劃
數字化系統對比傳統的播控系統,不僅在技術原理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且由于數字網絡化技術的運用,其系統邊界也有了新的變化。數字化IP播控系統能夠實現更加全面和完整的業務內容,其業務覆蓋到電視臺業務的多個層面。數字化播控系統的業務涉及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內容:播前業務,包括節目內容的策劃編排,節目播放與廣告植入的編排,資訊信息的整合,應急墊片節目的校對和準備等;播出時業務,分為信息傳輸和運行監管兩方面,包括節目與廣告內容的呈現,播出情況監控與突發情況預警處理等;播后業務,主要是播出后的數據整理存儲。數字化播控系統下,業務邊界更加廣闊,能夠給電視臺帶來更多智能化的工作支持,進而為觀眾帶來更加多元化和高質量的節目內容[2]。
1.2 數字化播控系統設計目標重制定
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化技術的提升,為頻道的播控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隨著相關技術的趨于成熟化,為了充分利用好這些技術從而提升電視臺服務質量,必須對數字化播控系統的目標進行新的設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2.1 播控全過程文件化
以往的播控系統在全臺的運行過程中呈現著相對的孤立性,數字化播控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實現與全臺業務流程的緊密對接。傳統播控方式依賴于介質來傳遞信號,在播出前后都需要繁瑣的技術環節,與全臺的業務對接有著較大的難度。
數字化播控系統由于采取數字化技術,播出全過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進行數字化文件傳輸來表達,全過程都能夠形成數字化文件,這大大方便了信息在各業務部門的流通,為全臺的業務服務。
1.2.2 播控過程實現規模化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電視節目內容的需求呈現更豐富的特點,而且由于互聯網及各種新媒體的發展,電視臺的節目內容需要在更多平臺進行發布,不再僅限于電視平臺[3]。更不能局限于早前的模擬信號和單一的高清、超清信號播出,針對這些新變化,數字化播控系統需要實現一定的規模化發展,系統的架構要滿足多平臺發布要求,適應多元化需求特點,在節目各環節的處理上體現出效率,增強安播系統的效率。
1.2.3 播控狀態實現安全平穩化
為了適應越來越復雜的市場,電視臺節目的制作也呈現著更復雜和多元的特點,在播控過程中存在著更多的突發情況,這需要播控系統的設計更加關注到安全性、穩定性和提早預警能力。首先,播出系統的搭建需要更加細致的規劃和綜合實踐來改進,保證整體運行機制是完整的,功能是完善的,流程是合理的;其次,數字化播控系統的建設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在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運用里,兼顧人員操作的簡便性,技術上的先進與使用上的便捷相結合;最后,需要搭建數字化播控系統的運行保障,建立起完善安全的信息保存備份系統,建立起突發情況的預警機制,積極有效地應對緊急情況。
1.2.4 播控系統的開放性
時代的發展總是呈現著日新月異的特點,播控系統要應對的環境也是在時刻發生著變化的,這要求數字化播控系統的設計必須留夠開放空間,進行隨時的系統完善和功能增添,系統的設計必須具有長遠性打算,呈現可維護和可擴展的特點,隨著技術和播控理念的完善而一步步完善。同時,由于當前大部分電視臺仍處于傳統播控模式向數字化播控模式的過渡階段,保證系統的開放性,能夠更好地促進轉型,避免數據和信息的丟失,避免用戶不能及時跟上轉型步伐,造成市場損失。
2? 數字化播控系統方案設計
數字化播控系統的設計方案主要有兩個,這兩個方案各有其優劣勢,下文將就這兩種方案進行介紹和分析。
2.1 數字化矩陣16X8軟切控臺為核心
2.1.1 方案原理介紹
以數字化矩陣16X8軟切控臺為核心的方案,是在原有播控系統上繼承與發展的方案。在這個系統內,依然以硬盤播出是整個系統的主要信號源,數字錄像機信號和外來信號為輔的信號源集成系統,數字化播控系統的播控軟件主要控制對象是數字化矩陣16X8軟切控臺[4]。但是,此方案中的數字切控臺并不是與原來的數字切控臺一模一樣,而是利用了全新的數字化技術的數字化矩陣16X8軟切控臺,與原有16X8硬切控臺相比,不僅擁有原有功能,而且進行了功能拓展和升級。新系統在輸入和輸出矩陣、視頻和音頻處理器的控制規模上更加龐大,增添了智能化調度功能,對于信息的傳輸模式更多樣化,不僅僅局限于模擬信號,還能夠處理數字信號,在播出渠道上可以實現多通道多平臺。
2.1.2 該方案的優點
該方案由于是在原系統上進行繼承與改進,其兼具了傳統切換臺的優點,也有著更多新的長處:在結構上來說,由于搭建于原系統基礎,具有成熟性和穩定性,設備總體來說運行比較平穩,維護的過程比較簡單;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夠更好的進行系統的恢復,節目播出更加具有穩定性;信號切換的方式可以進行便捷的操控;具有視頻、音頻的預處理功能等。
2.1.3 該方案的缺點
由于該方案中的數字化播控系統采用了多通道、多平臺的播出,在前期的資金、技術、設備和人力的投資上來說更大,對于部分電視臺來說成本比較高昂。該方案在系統設計上來說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系統的擴展能力比較弱[5]。隨著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及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這個系統的封閉性將很有可能導致適應性差的情況,對于未來的發展來說具有一定的隱患。
2.2 以廣播級視頻服務器為核心
2.2.1 該方案原理介紹
該方案的建立立足于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是一種以硬盤為基礎來建立的數字化播控系統。該系統的控制是通過計算機來完成的,信息的傳輸也是建立在互聯網傳輸技術的基礎上。由于現階段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傳輸技術速率更高,計算機系統更加智能化,信息儲存的容量和提取的速度都有著很大的提升。
2.2.2 該方案的優點
該方案由于采用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在系統配置上來說,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視頻數據在格式上可以由用戶進行自由選擇,能夠滿足多種環境的使用;視頻的存儲更加便捷,可采用多種硬盤或者梯陣形式的多硬盤存儲播出服務器設置;具有更高的開放性,適用各種控制協議,對于電視臺來說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在運行過程上來說,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該方案一般采用的是雙鏡像熱備份或者是集群的網絡結構,利用各種網絡儲存技術來進行數據的備份,這可以保證始終有服務器能夠進行工作,當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的進行糾錯和應急播放。在該系統中,各個組成部分相對來說是獨立的,一個功能區出現問題不會干涉到其他功能區或者能夠延緩事故的影響,同時因為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各部分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連接配合,各功能區獨立而又能夠相統一。拔插技術的使用,維護期間也不需要專門斷電處理,更加便捷高效。
在使用性上來說,具有更多的功能性:該方案系統增添了視頻預處理技術,對于電視臺來說,更加方便了節目制作和內容編制,對于節目的質量也有著有效的提升;非線性播出方法的采用,使得電視臺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應對突發事件,增強了應急能力[6]。
2.2.3 該方案的缺點
由于目前電視臺的數字化播控系統仍在過渡階段,模擬信號設備在電視臺播控系統中占有重要比例,在使用中需要使用轉換器這增加了電視臺的成本。
3? 結語
IP網絡化播出控制是未來廣播電視的發展方向,數字化播控系統是未來電視臺播控系統的必然趨勢。在實際的數字化播控系統建設過程中,需要我們根據實際環境進行方案選擇,架構起完善的數字化播控系統,推進電視臺適應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張輝霞.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J].記者搖籃,2020(2):113-114.
[2] 宋磊,霍德存.數字播控系統設計探討[J].世界廣播電視,2019,14(9):12-20.
[3] 黨曉紅.淺談數字播控技術下電視臺播出系統優化設計[J].通訊世界,2019,26(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