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 陳圓圓
摘 要:班組即按照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的不同劃分成為的基礎性工作組織,班組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不僅是企業生產發展的根本,也是企業經營運轉模式和工作觀點理念是否正確的主要評判方式。車間班組的工作表現和技術水平可以從直觀上反映出企業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的高低,即與企業利益直接掛鉤,本文將主要圍繞車間組安全生產工作研究而展開。
關鍵詞:汽車配件 車間班組 安全生產
Research on Work Safety of Workshop Teams
Li Haiyang Chen Yuanyuan
Abstract:Teams are basic work organizations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work and tasks. The work safety management of teams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main way of judging whether the business operation model and work concept are correct or not. The work performance and technical level of the workshop team can intuitively reflect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cost of the enterprise, that is, it is directly linked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safety production work of the workshop group.
Key words:auto parts, workshop team, safe manufacture
1 引言
車間班組的生產工作是企業正產運轉和經營生產的根本,但是作為一個具有團隊性質的組織,在實際工作中的生產效率和工作進程等往往會受到任務分配是否合理,對員工的日常行為是否有明確的管理標準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導致出現班組安全成產出現效率低下,員工彼此之間溝通出現問題,上級指示不明等問題。為了從最大限度上保證車間生產工作能夠以高效率的標準穩定推進,需要從員工的工作態度,班組的管理模式等入手,明確車間工作目標和方向。
2 車間班組安全生產工作細化
車間班組作為一個基礎性的工作組織,其安全工作的成果不僅僅是以生產模式作為唯一衡量尺度,管理工作從宏觀角度上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管理工作涉及到多種工作人員身份的認同和聯系,無論是從工作層面的深度還是從涉及范圍的深度來說,都需要將管理工作進行細化,才能保證今后的生產工作能夠按照特定順序穩步推進。首先作為車間班組的管理者,班長需要對班組工作目標與上級管理者的工作指示之間有明確的認知,并熟練地掌握向上級匯報工作以及同級別同事之間的溝通方式。針對班組的管理方式,從涉及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請假制度到對不同錯誤級別采取的懲罰措施等,都需要按照車間的實際成產模式進行標準化和細節化。管理模式和懲罰制度的透明化公開化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車間工作的公平度,降低員工之間的不平穩心態,將精力等更多地投入到車間的安全成產工作之中去。除了基本的管理方式上的推進和深入,管理者也需要更多地著眼于車間生產基礎設備的引進和革新以及員工本身的技術水平工作態度等。
3 講究工作方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務
車間工作與成產直接掛鉤,員工的工作態度是否認真,技能水準是否到位等都將直接體現出。在實際的生產車間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員工工作過分注重生產速度而并不實際,生產出來的零件等不符合安全標準,心浮氣躁。導致產品需要重做,不僅浪費了物力財力,也耽誤了車間作業的時間,嚴重影響企業生產效益。另一方面,生產車間的工作基本上可以稱之為流水線式的,負責上一級別生產的人員如果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則會直接影響到下一級的生產進度,就會從總體上影響生產效率。員工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工作態度,如果將平日里工作態度松散不求上進的員工安排在緊要崗位上,即使有一系列的懲罰制度來從根本上起到保證員工工作態度的效果,但是該名員工也難免出現粗心大意犯錯誤的現象。從工作技能上來說,車間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同的零件生產對員工的技術水準和實踐經驗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根據工作性質的難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合理分配分配員工的工作內容,是在現有車間員工水平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高車間生產效率的有效方式。對于管理者來說要想做到能夠切實根據每名員工的實際情況來合理分配任務,就需要對員工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明確且清晰的了解。
例如采取定期召開例會的管理方式,會議按照每次召集一部分員工的方式進行,然后下一次例會和剩余的員工進行開會,因為這種開會制度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因此以月為周期,時間較長一點。會議內容不以安排工作進程和指標為主,而是作為管理者深入了解員工在工作上是否出現不適合對工作技術是否有所難處的主要方式。鼓勵員工積極面對生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發揚釘子精神。過程中,參加會議的每一位員工都需要進行相關發言,同時根據傾聽別人的發言來挖掘自己的不足之處。除了召開例會的方式,管理者還需要不定期深入到車間生產一線工作中去考查每位員工的工作方式。為了不浪費優秀員工的技術并提高整體的工作效果,需要以年為周期定期針對車間全體員工的工作技能進行測試和排名,以生產完成特定零件的所需時間和合格率等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并將該名員工平時的曠工情況折合為平時成績按照30%的比例計入到總體成績之中去,按照總體成績的高低對員工進行排名,并且將排名情況進行公示,如果對排名有所爭議的員工可以隨時向上級進行反饋。排名情況如果與上一年相比有較大變動的情況下,要對工作安排做出相應調整,總體的標準就是具有豐富經驗和認真工作的員工安排在最重要的生產線上。這種考核制度也可以保證員工在長期生產作業中保持認真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逐漸在整個車間中形成提倡求真務實的良好風氣和嚴謹負責扎實的工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