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吉林 130024)
2013年1月,在北京舉行我國第一本公共體育服務藍皮書《中國公共體育服務發展報告(2013)》發布會,這本書深入分析了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現狀,總結了國內外公共服務發展的成功經驗,對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的研究極具參考價值,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同時也填補了我國藍皮書計劃的空白。
自《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以來,海南省就把國際旅游島的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南省政府也明確表示要完善和促進公共體育服務的建設,把海南國際旅游島打造成公共體育服務健全的、先進的公共服務體系。海口市作為省會城市在海南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上走在前列。目前,與海口市其他3個區相比,龍華區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公共體育服務發展最好的區域,該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公共體育服務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希望能為政府發展其他3個區的公共體育服務提供一些可借鑒的理論依據和寶貴經驗。
該文以龍華區公共體育服務場地、器材設施及在公共體育場所健身的龍華區市民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筆者在走訪調查龍華區公共體育服務設施期間,在圖書館和網上查閱了公共體育服務方面的信息和資料,使筆者掌握了大量有關公共體育服務方面的知識。

表1 鍛煉者體育活動項目

表2 參加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
1.2.2 問卷調查法
筆者在公海口人民公園、萬綠園及一些比較大型的廣場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92份,回收率為97.33%,有效問卷為281份,有效率為96.23%。
1.2.3 數理統計法
該文運用數據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得到準確無誤的信息。
筆者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掌握了經常參加鍛煉的市民的性別、年齡、鍛煉時間、鍛煉項目等情況,以便準確把握龍華區市民的鍛煉規律和基本特點。
2.1.1 健身者的性別情況
被調查者中,經常參加鍛煉的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原因主要是女性鍛煉意識較強,時間充足,男性自主鍛煉意識較差。
2.1.2 健身者的年齡情況
通過調查走訪發現,60歲以上參加鍛煉的人數較多,主要是因為60歲以上大多為退休人員,閑暇時間較多,而40歲以下大多為學生或參加工作的人,沒有時間進行身體鍛煉,所以參加鍛煉的人數較少。
2.1.3 鍛煉者的鍛煉項目和目的
由表1可知,跑步和舞蹈比較受鍛煉者的喜愛,占比分別為43.77%和55.16%,主要原因在于舞蹈類項目具有節奏性強、美觀、運動量大等特點,跑步項目則活動方式簡單,而且對鍛煉有著良好的效果。
2.1.4 健身者的健身持續時間
由表2可知,47.33%的鍛煉者鍛煉的持續時間在45~60min,說明龍華區的市民對于鍛煉時長還是比較重視的。
隨著國際旅游島、自貿區、自貿港的逐步建設,海口市經濟也不斷飛速發展,這也對海口市民眾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經過走訪發現,海口市龍華區的器材數量嚴重不足,器材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后期維修也很滯后,這也是導致龍華區市民對器材的數量和質量滿意度不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2.3.1 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現狀
為推進龍華區的群眾性全民健身工作,營造全區的健身氛圍,促進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龍華區平均每年舉辦群眾性文體活動多達200多場,惠及群眾10萬人次,包括龍華區元宵節文體活動、“十一大類”體育公益惠民培訓項目、“我青春,我健康”歡樂慢跑活動、龍舟文化藝術節活動等,進而豐富龍華區市民的體育文化生活,滿足市民對體育活動的需求。
2.3.2 重大體育賽事活動現狀
龍華區作為海口市重點發展區域,也是最有經濟實力的區域,對于重大體育賽事的舉辦高度重視,重大體育賽事的舉辦一方面可以促進龍華區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給公共體育服務帶來資金上的支持,同時也能帶動當地的旅游業,進而為體育產業的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19年,龍華區平均每年舉辦重大文體賽事50場左右,惠及群眾30萬人次,是海口舉辦重大體育賽事最多的區域。
目前,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方面的資金來源有很多種,海南省公共體育服務資金主要是以政府財政撥款的形式獲得,龍華區公共體育服務的資金供給主要是依靠龍華區政府出資,龍華區政府主要是通過公益體育彩票和舉辦體育賽事進行資金的獲得及應用,主要是舉辦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
筆者通過對海口市龍華區的實地走訪發現,龍華區的公共體育服務場地設施監測管理比較落后,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夠完善,被調查者中不滿意的人數比例已經達到了39.50%,說明龍華區市民對器材維修的滿意度很低。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單一性問題,不單單是區域的問題,我國各城市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都存在單一的問題,這也是始終困擾著研究公共體育服務的專家和學者的難題,主要的原因是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中政府給予了過多的支持,或者說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太過于依賴于政府,但離開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的管理又很難維持,怎么劃分事權,管辦分離,是許多學者研究的重點課題。
4.1.1 被調查者方面
在被調查者中女性人數高于男性,占60.14%,大多數鍛煉者為60歲以上的人。被調查者的鍛煉項目主要以跑步和舞蹈類為主,鍛煉目的以休閑娛樂和強身健體為主。
4.1.2 場地器材供給方面
海口市龍華區的公共體育場地器材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場地器材設施利用率低,但器材質量較好,器材的種類也比較多元,市民的滿意度較高。
4.1.3 場地器材監管方面
龍華區政府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場地和器材監管不到位,對后期的維修也不及時,群眾滿意度不高。
4.1.4 存在的問題方面
龍華區的公共體育服務分布不均衡,供給主體單一,缺少政策性文件。
4.2.1 加強海口市龍華區市民的體育鍛煉
建議海口市龍華區的市民在空余時間積極參加鍛煉,勞逸結合,有助于身心健康,特別是海口市龍華區的男性也應該加強身體鍛煉。
4.2.2 提高器材的數量和質量
對于龍華區場地器材的數量問題,筆者建議龍華區政府應該根據龍華區市民的需求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器材的投放地點,充分做到器材不緊張、不浪費,提高利用率。對于質量問題,嚴格審查招標單位,嚴格把關招標過程,并與中標單位簽署責任書,做到誰簽署誰負責,嚴把質量關。
4.2.3 加強監管制度
在場地和器材的監管中,龍華區政府應賦予市民保護公共體育服務的權利和義務,實行舉報獎勵措施與第三方監管,把責任落實到個人,也可在公共體育服務場地安裝監控,做到誰損壞誰賠償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