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鑫
(贛西科技職業學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隨著網絡技術與科技的快速發展,之前的媒體已然難以滿足時代所提出的要求。先進技術的來臨帶來了很多的機遇與挑戰,新媒體也隨之產生。新媒體作為一種網絡發展起來的數字化媒體,對比之前的媒體,新媒體有著超出時間與空間的特征,世界的各個地區借助網絡相互連接,人類角色也在持續的改變,這樣誕生了諸多全新的虛擬群體。
交互設計是將客戶作為基礎,給予高效、使用且容易采用的服務設計。參加到用戶調查是十分有必要的,交互設計人員需要完成好資料的調查與獲取,以及整合受眾的實際體驗進行回饋,從而制定好產品所應用的有效戰略方案。大部分用戶需要的是輕松且處理問題的體驗,“輕松”只是對于受眾來說的。針對于此,設計人員應該調動自己所具備的所有力量,來給予用戶此等體驗。產品本身是不具有生命力的,因此需要設計者對其進行定義,讓其擁有生命,同時在用戶提出要求的基礎之上讓產品有著特殊的展現力。比如手媒產品,其產品自身的反饋體系就是受眾在此頁面所停留的時長,而在瀏覽這段期間也是在審美環開始退出的,這部分信息就像是早已被安排好并且有著一定秩序的郵件,最后傳輸到終端的實際處理器上,然而其最終的成果與受眾的實際情況也有著偏差,表達不明且毫無邏輯,反之還會為用戶帶來很多的困惑;再如,在乘坐地鐵的時候應該要利用好售票機,挑選好重點,然后進行投幣買票,最后拿著這個票上車,要是此種環節清楚明白,且通暢無阻,那么其也是可以稱作是有效的交互設計,相應的服務也就完成任務。分析數據也能夠作為了解用戶實際需求的一種渠道,然而數據通常和用戶的實際需求不相符,因此設計團隊應該注重所有的細節,同時在完成數據的整理后,進行及時的調節。綜上所述,設計者想要出色的完成設計就需要遵從這五個原則:將用戶作為中心、團隊協作創造、根據步驟實行、全面的展現、重視設計的整體性。
怎樣設計出一個體驗優質的溝通機制,作為信息和交互設計面臨的主要問題,應該一個或者是多個創新思維以及創新思維的方式。現階段的產品,服務和系統更加需要相關情境與主動迎合用戶的行為或是動作,以至于還要給用戶規劃下一步的方案。新型的交互方式起源于改變人們對于傳統產業設計的認知,比如用手多次點擊或是觸摸能夠將照片放大,把手在空中進行華劃動的方法,滾動頁面也就相當于鼠標滾動的方法,這部分設計是立足于人本身的行為習慣制造出來的,讓用戶體會到親切的感覺,實際操作流程也非常開心。交互添體感的形式,這就是利用看得清楚,摸得到的實體交互設計來輔助顧客和產品,更好為系統交流而進行服務的形式。體感交互表明人體和實際物體之間的交互,在體感的交互中肯定可以找到能握持與可觸摸的一些元素,對比立足于電腦中人機的交互而言,能夠輔助設計研發與增強用戶和產品之間的交互形式,由于體感交互呈現的更加親近,也十分簡單方便,其還具有通情達理以及美學的作用。在對用戶進行服務時,將時間作為維度和有關的觸點建立關系同時形成體驗,由服務之前的憧憬到服務期間的體驗再到服務之后的評估,做好服務的閉環。不應該過度重視用戶所反饋的產品功能,捕捉到其最為想要的。用戶想要的就是獲得最大的利益,以及穩定性與高質量,還有世界可以看到他們的信息發布在每個媒體上,同時進行高效的傳播,這部分需求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
虛擬思維的來臨是商業發展的新模式,同時也是全新的機會,網絡縮短了每個個體間存在的距離,用戶在任意的時間或是地點都能夠完成信息的接收,最終完成交易。網絡的特征就是高速傳輸,較為復雜的產品能夠引起用戶但是難以持續,這是因為用戶難以發現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其就會采取快速瀏覽的形式,大部分信息會由于其長篇大論而被忽視,以至于造成很多有用的信息被略過,把界面和個人習慣相關聯,抓住這其中存在的關聯性,更加容易讓用戶全身心投入進去。在喬布斯將整體“交互設計”拓展到任何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體會到其具有威力的虛擬時代,更加重視生存,而并不是太過注重外觀形象與內容的充實。蘋果這一產品適應了時代的發展,簡短的信息傳輸就是利用了使用者內心。先進技術本身,毋庸置疑非常的炫,但是其并不能在商業方面獲得成功,也不一定會對世界造成影響。
交互式的新媒體技術將會在未來持續的拓展,和國外相比,國內的新媒體起步較晚,技術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軟件和硬件相互結合還是面臨的主要問題,該工作員工自身的經驗比較欠缺,運用的方式也較為單一,和藝術品的結合存在不足,且沒有進行創新。現階段部分高校教育也僅有極少數老師會進行一些興趣實驗類相關的藝術嘗試與探究,得出的成果也不夠健全。在部分藝術高校需要培育該領域的人才,在教學期間務必要借助最新的技術,將交互設計和個性化設計以及虛擬技術的設計作為主要的方向,增強我國全面的藝術展現技巧,還要跟隨市場的發展,走進生活,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夠作為新媒體發展的方向。
高職中藝術設計這一專業的實踐教學在面臨新媒體時代,應該怎樣順應該形勢下的新媒體設計實踐人才的要求呢?在新媒體這一時代下,我國的高等院校務必要做好實踐教學的不斷創新。采取企業聯合辦學的方式當作基本平臺,添加項目式的教學,培育出新媒體的藝術性人才,將新媒體這一專業的建設作為龍頭,把新媒體的實踐教學作為主要任務。培育出創新型的人才,進而創作出極具感官刺激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