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夏蕓
(呂梁學院離石師范分校 小教部,山西 離石 033000)
多媒體具有高效性和交互性的應用特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素材,可以為學生營造形象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視頻、圖片情境中,深刻把握和理解英語知識的學習難點。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豐富多樣的情境創設,有效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提升。
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教師在英語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英語文化視野,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提升[1]。
多媒體技術教學要從英語學科特點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迅速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進一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同時多媒體技術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接受更多的英語資源,在減輕教師書寫任務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英語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實現師生與計算機的交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視聽效果。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打造全新的學習模式,使課堂教學效果擺脫課程的桎梏,教師可依據學生反饋情況來進行內容的調整,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多媒體教學可降低學習難度,將課堂相關知識點變得簡單化,同時,還能夠讓靜止的書本知識變得動態化,使學生的興趣得到調動,學習注意力得到集中。除此之外,運用多媒體方式還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使英語學習變得更具有生活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要符合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在設計視頻的過程中,每一幀的動畫和每一個游戲環節都應當擔負起傳授知識的重擔,能夠做到與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保持一致[2]。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盡快的實現教學目標,避免本末倒置。
多媒體技術的情境性原則,可以為英語學習者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設備體會到真正語言環境,進而促使英語知識化繁為簡。
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喜歡色彩鮮明的事物,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傳達學生感興趣的音畫資料,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學習活動中一直保持較高的積極性[3]。多媒體技術聲象結合的特點,為廣大學生在學習與玩樂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相應的知識,玩得開心、學得快樂。
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還有利于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英語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課堂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應當盡可能地確保每一個音頻畫面都具有一定的簡潔性,動作也要干凈利落,只有這樣才能夠避免將簡單的內容復雜化,才能夠使教學內容重點突出。
多媒體軟件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能,因此,在設計相應的多媒體活動時,應當充分考慮活動的交互性,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樹立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4]。為此,在具體的互動過程中,教師應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轉變以往的以語音考試為目標的教學模式,打破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工具,要精心挑選音頻、視頻、圖像等學習素材,并依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興趣,制作符合英語教學難點、重點的學習內容。
圖片作為多媒體教學活動中最為重要的素材來源非常廣泛,教師可以采取插入圖片、截圖等方式進行加工處理[5]。教師在設計素材過程中,還可運用摳圖、淡化等制圖軟件進行修改,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讓學生在觀看圖片時能產生清爽和諧的美感[6]。教師還可嘗試將圖片進行整合,以動態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從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視頻素材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關注度,使學生加深對英語知識的印象。因此,教師設計制作視頻時要與教學主題契合,讓學生在觀看中獲取豐富的知識資源[7]。其次,教師所選擇視頻的大小要與課程內容和教學時間保持一致,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如果過長則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影響教學效果,而如果過短,也會讓學生不明白視頻的內容到底是什么。
自制游戲與動畫相比具有更強的互動性,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突出內容的新穎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大轉盤”“砸金蛋”等畫質優美、音樂輕快的游戲,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有所學、有所悟,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目標。
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教學工作會產生很大的幫助,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創設教學氛圍,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讓學生逐漸愛上學習。在教學氛圍的烘托下,積極展開思考與討論,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評價,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幫助。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模擬,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減少傳統課堂的嚴肅感與緊張感[8]。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比較輕快的音樂,以此緩解課堂氣氛,營造和諧溫馨的課堂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多使用“Good!”“Good job!”“Great!”“Yes!”等詞語對學生進行表揚,這都是對學生的支持與肯定,激勵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發言。教師還可以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教學,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提高每一位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參與度,讓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不斷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
教學過程需要各種教學工具的輔助,多媒體的出現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班級學生的基本知識結構,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特點,合理進行課件設計,以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基礎,同時要增添課件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英語教師要積極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技術,提升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力,通過多媒體的教學工具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工具,激發學生的語言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內容進行積極的思考探討和交流,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課堂的交互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景中,深刻體驗英語文化知識的多樣性和感染力,教師在呈現教學內容時要緊密結合學生的語言發展特點,讓學生可以在生動多樣的情景素材啟示中,不斷增強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學習,教師要通過視頻內容的播放,讓學生更生動直觀地掌握正確英語詞匯的正確發音,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只是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仍然適用于現代課堂中。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深度融合,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課堂的學習中,掌握英語詞匯的深刻含義。教師在課堂中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將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向學生呈現重點和難點知識內容,讓學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讓多媒體更多發揮點撥和啟發的功能,使學生能在自主互動的學習中,獲取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英語教學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多媒體設備,合理對教學進度進行安排。教師在前期的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接受能力,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劃分,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設計教學任務,將簡單并且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適當舍去,把教學時間多放在新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消化與處理。另外,教師在運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授課時,要注意多媒體課件的豐富性與趣味性,并且充分保證多媒體課件的質量,所有的課件內容避免千篇一律,減少學生的視覺疲勞與厭倦感,也不能將課本內容生搬入多媒體課件中,需要教師總結與歸納,以簡潔明了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整體的教學內容,還可以使用多媒體中不同的顏色、字號大小等優勢,增加學生的重視度,突出教學重點,也便于學生標記。
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工具的過程中,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使學生可以在多媒體課件的啟示和鼓勵下積極展開思考討論,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多媒體工具的輔助和引導下,有效增強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突出多媒體技術教學的交互性,利用豐富的情境強化學生對英語句型和語法的學習,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呈現豐富的信息含量,切實降低英語學習難度。教師在多媒體課堂中要重視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激發,讓學生在新穎的多媒體語言環境中,展開豐富的實踐學習。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模擬新穎的語言表達環境,讓學生結合課堂重點知識內容,開展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讀、主題辯論等各種活動,促使學生可以在輕松、和諧、溫馨的課堂氛圍中展開積極的對話交流,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工具,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應為學生創設自然真實的語言環境,并為學生營造積極輕松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情境中,掌握英語知識的難點和重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