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蕾旭
(湖北師范大學 中文系,湖北 黃石 435002)
劉志剛《大話對外漢語之趣說“夠”》中記錄了留學生大衛和老師的一段對話如下:
例1:
大衛:可是,有一次,我幫我一個朋友一個忙,他說:你真夠朋友。
老師:哦,這個是夸你呢,“你真夠朋友”,意思是,你幫了我的忙,你是我的好朋友。
大衛:哦,那老師,你教了我很多知識,我很喜歡你,你真夠老師!
老師:嗨,這個意思只能說:“夠朋友”,不能用在別的地方。
大衛:這么說,我不能對我女朋友說:“你夠女朋友”?
老師:不行!
大衛:也不能對我的爸爸說:“你夠爸爸”?
老師:不行!
大衛:可是,老師,有一次,我看電視劇,里面一個女的對他丈夫說:“你真夠爺們!”
在例證中,大衛將“夠朋友”類推泛化為“夠老師”“夠女朋友”“夠爸爸”,這一方面因為老師的解釋不妥,“夠朋友”老師解釋為“好朋友”,學生很容易將“好老師”“好爸爸”等過度泛化為“夠老師”“夠爸爸”;另一方面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犯的錯誤就是過度泛化。“夠+指人名詞”格式中其后的指人名詞有諸多條件限制,并不是所有的指人名詞都可以進入這一格式,而學生不理解之處也在于此——“夠朋友”“夠爺們”可以說,而上述其他不可以說。
學界對“夠”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夠”的語法化、主觀化以及話語標記相關研究;二是“夠”的相關格式研究,主要是對“夠”后面形容詞、動詞、小句的研究,對其后名詞的研究較少,對指人名詞的研究暫未發現。
有些學者將“夠”作為副詞,從“副+名”結構對其后名詞特征進行探索。賴慧玲[1]從抽象名詞的“可量度性”特征對“副+名”結構中的名詞進行了解釋。她認為抽象名詞并非人們對有形實體認識的結果,而往往是人們對抽象事物的概括,其內涵的實體意義和性質意義并沒有明確的界限。抽象名詞的這種語義結構特點,使得它容易凸顯出詞義結構中隱藏的、固有的量度義,或在合適的句法環境中臨時獲得的量度義。抽象名詞具有很強的“可量度性”,因此,在有必要凸顯抽象名詞所具有的“量”的相對多少時,可以借助程度副詞自身所具有的量度等級對其進行切分。溫鎖林[2]認為在“夠/不夠X”構式中,當“X”為抽象名詞時,才能進入此構式,具體名詞具有典型的空間性和實體性,而抽象名詞的空間性和實體性很弱,容易凸顯事物的抽象“屬性”,具有可評估性。這兩種只能解釋進入“夠+名”格式中的抽象名詞,例如:個性、檔次、激情等,但無法解釋進入此格式中的具體名詞。
指人名詞屬于具體名詞,是名詞下分的一個小類。本文主要對“夠+指人名詞”格式中名詞的準入條件進行分析。本文的語料主要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以及微博。
施春宏[3]對名詞的語義成分內部組成進行定性分析,劃分出兩類語義成分:關涉性語義成分和描述性語義成分。本文嘗試用描述性語義成分探究“夠+指人名詞”格式中的名詞,發現有的指人名詞可以進入此格式,而有的指人名詞不可以。例如可以說“夠朋友”,如下例2,卻不能說“夠老師”“夠老板”。
例2:真夠朋友,天才,大人物!《老舍長篇》
在《漢語大詞典》中,“朋友”的一個義項是: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誼深厚的人。“老師”有如下釋義:年老輩尊的傳授學術的人;泛稱傳授文化、技藝的人;今為對教師的尊稱。“老板”有如下釋義:工商業的業主及其代理人;舊時佃農對地主、雇工對雇主之稱;舊時對不相識者的敬稱。
以上三個詞語的關涉性語義成分和描述性語義成分如表1。

表1 三詞語對照表
如表1,三個詞語均有描述性語義特征,“朋友”可以進入“夠+指人名詞”格式,“老師”“老板”卻不可以,可見指人名詞要進入此格式還有一定的語義限制。
學界對指人名詞的分類很多,主要是因為指人名詞是一個開放的類,很難窮盡所有的指人名詞。陸儉明[4]將其分為四大類:姓名、能用來專指人的職務名稱、表示親屬師友等關系的稱謂、人稱代詞。陸丙甫[5]在《指人名詞組合語序的功能解釋》對指人名詞的分類也是采用此分類。楊敬宇[6]將指人名詞分為八類:稱謂、姓名、親屬、職位(指帶有上下級關系的職務,一般是成對的)、職務(指不帶有上下級關系的職務,一般沒有相對應的詞)、臨時身份(這種身份是在短暫的社會交往中獲得的,一旦離開了具體的交往環境,這種身份就消失了,有時是成對的,比如新娘、新郎)、頭銜(包括由于進行某種社會活動而被授予的頭銜,不同于職務和臨時身份;也包括由于具有某些生理或性格上的特征而獲得的“頭銜”,一般沒有相對應的詞。如博士、碩士、勞模;球迷、光棍、瞎子)、集體名詞。汪衛權[7]將指人名詞分為十六類:專門稱謂詞、姓名、性別、年齡、體態、籍屬、職業(不帶有上下級的關系,一般沒有相對應的詞。如記者、商人、郵遞員)、職位(帶有上下級關系,一般是成對的。如:老師 學生;教練 運動員)、職務(社會兼職,有明顯的等級關系。如:校長、院長、主任)、狀況(單身漢、神經病)、品性(英雄、君子、懦夫、孝子、潑婦)、才識(碩士、模范、學者)、親屬、關系(鄰居、伙伴、同事、上司)、臨時身份、集合名詞。安志偉[8]在其博士學位論文《現代漢語指人名詞研究》中根據指人詞語指稱對象的不同情況,將現代漢語指人名詞劃分為親屬類指人名詞、社會類指人名詞和認知類指人名詞。
為了弄清楚上述問題,本文在《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中隨機選取178個指人名詞。首先,將178個指人名詞按照音節分為三音節詞語和雙音節詞,三音節詞語中有三音節詞如“研究生”和三音節詞組如“小朋友”。其次,雙音節詞分為如下幾類:稱謂、性別、集體名詞、頭銜、親屬、年齡、關系、臨時身份、職業、職位(處于關系義場中,成對出現)、級別。如下表2。
通過對語料庫的搜索,本文并未發現“夠+三音節指人詞語”,可以推之,“夠”后面一般不能加三音節指人詞語,一方面三音節詞語在語法單位的界定上具有模糊性。例如,“大學生”在《漢語大詞典》中有三個義項:在高等學校讀書的學生;年歲較大的學生;方言。年歲較大的男孩子。第一個義項是最常用的義項,“大學生”是詞,中間不可以插入別的成分。但第二、第三個義項中的“大”指年歲較大,“大學生”是個詞組,中間可以插入別的成分。再如:“女朋友”在一般情況下作為詞指男青年或男子喜愛的女伴,但在特定語境中也指女性朋友。“夠+指人名詞”結構正在逐漸凝固化,如“夠朋友”已經作為一個凝固短語被《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因此此格式要求其后的名詞在語法單位的界定上具有明確性。另一方面,現代漢語詞匯的雙音化趨勢明顯,單音詞語+雙音賓語的結構很常見。

表2 指人名詞分類表
在雙音節詞中,表示稱謂的指人名詞一般不能進入“夠+指人名詞”中,如不能說“夠老公”“夠老婆”,但也有例外,比如:“寶貝”,在《漢語大詞典》中“寶貝”有一個義項指對親愛者的昵稱,多指年輕的小輩。可見“寶貝”有時用作稱謂語。本文搜索CCL語料庫,并未發現“夠寶貝”這樣的格式,但在微博中,本文搜索到了此用法,如下例3。
例3:之前在網易云誤打誤撞找到了一個童年經典動畫片主題曲的歌單就已經夠寶貝的了。
結合這句話的語境,“夠寶貝”的意思是夠珍稀、夠珍貴、夠寶貴。這與寶貝的聯想意義不謀而合。
在稱謂語中,有一類是專有稱謂,比如:“魯迅”“林黛玉”“雷鋒”等。這一類一般可以進入“夠+指人名詞”格式,如下例。
例4:以前看他的書總覺得他把想說的話卡在喉嚨里,夠含蓄夠深度夠魯迅。
例5:她真夠林黛玉的,總是那么多愁善感。
例6:事是好事,夠雷鋒!
這是因為這些表示專有稱謂的指人名詞具有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利奇[9]在《語義學》一書中將詞義分為:理性意義和聯想意義。聯想意義實際就是詞匯的附加意義,受某種語言文化的制約,言語社團的人們根據自己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情感體驗,賦予了詞匯一種特殊的文化內涵。如提到魯迅,人們就會想到他的作品深刻犀利,他是一個有思想、有民族大義的文學家。林黛玉的特點就是多愁善感、有才華、敏感多疑等。提到雷鋒,人們就會想到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無私奉獻這樣的字眼。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說的“社會普遍認可”是指這些詞匯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是全體社會成員在某種文化語境之下共同賦予的,并不是個人的文化解讀,比如上述提到的雷鋒,有人將其文化內涵解讀為凸顯自我,這不是社會普遍認可的文化內涵。
此外,本文認為聯想特征作為詞匯的附加信息,在文化語境的刺激下,社會成員對這種附加信息高度認知,在提到這些詞匯的時候,相應的聯想特征很容易被激活,進入“夠+指人名詞”格式時,名詞的聯想意義比理性意義更加前突。如提到林黛玉,人們想到的是她多愁善感這樣的個性特點。只要指人名詞的聯想意義比理性意義更為突出,進入該格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表示性別的指人名詞一般也不能進入此格式,如不能說“夠男子”“夠女子”,但也有例外,如“男人”“女人”,本文在CCL語料庫中搜到了“夠男人”的用法,如下例7。
例7:選擇吉普車的原因是,夠男人,我覺得,有這想法的,就不夠男人。
但CCL中未見“夠女人”的用法,在微博中卻搜到了此用法,如下例8。
例8:正由于“夠男人”或“夠女人”的標準多半來自文化,而不是天生自然,所以沒有什么社會是在人一生下來之后就覺得男性夠男人而女性夠女人。
本文認為這同樣是因為“男人”“女人”具有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提到男人就能想到男子漢應該具有的責任、勇氣、擔當等,提到女人就想到女性的柔美、魅力等。值得注意的是,“男子”“女子”“男士”“女士”這些詞語,人們或多或少都會想到它們的聯想特征,但為什么不能進入此格式,筆者認為這是因為“夠”表示程度高的副詞用法在民國時期才出現,其后的指人名詞口語色彩明顯,而“男子”“女子”“男士”“女士”都是書面語色彩很強的詞語。此外,“男人”“女人”是性別分類下最基本的詞匯,它們的使用頻率很高,任何格式能夠被大眾接受的一定是最常用的、使用頻率很高的基本詞匯,它們最先在口語中頻繁使用,而后才會擴散到書面語或其他領域。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些格式如“夠男人”可以在CCL語料庫中查到,而“夠女人”“夠寶貝”只能在微博中查到,說明這些用例擴散到書面語還需要時間。
集體名詞一般不能進入“夠+指人名詞”結構中,如不能說“夠人員”“夠考生”,同樣有例外:“大眾”“官僚”,如下例。
例9:網絡配音之于商業配音不同的魅力之處就在于它夠草根夠大眾!
例10:我們辛苦周末都在外面出差,作為上司到了我們出差的地方,不說犒勞一下我們,還覺得我們沒有給他訂餐,真是夠官僚的!
“大眾”相對于其他集體名詞,它有鮮明的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普通、平凡、接地氣。上例“官僚”的聯想意義是官僚作風、官僚主義。
表示頭銜的指人名詞中,具有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的指人名詞可以進入“夠+指人名詞”格式,如:“球迷”“高手”“大師”“英雄”“漢奸”“奴才”“白癡”,如下例(除了“夠英雄”語料出自CCL語料庫,其余均來源于微博)。
例11:連續幾天通宵看球賽,果然夠球迷!
例12:高手烹飪珍貴的食材一定要用最清淡的方式,保持原汁原味。演繹經典也應該是這樣。今天辛曉琪和林志炫夠高手。
例13:《大師》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民國范兒十足,大師氣息,穿越百年。一句話——夠民國,夠大師;夠范兒,夠味兒。
例14:我們認為所做的一切還是不夠英雄,無非是抗日戰爭時期兒童團做的一些事。(梁曉聲《一個紅衛兵的自白》)
例15:什么是“孤老不害人”?這問題問的真是夠漢奸、賣國賊的。
例16:前者說后者沒有責任,后者說前者夠奴才,本來互不相干的生活方式,非要尋找共同價值觀創建和諧社會。
例17:只要夠白癡,每天都是兒童節。
上述“球迷”具有【+癡迷】【+狂熱】的聯想意義,“高手”具有【+技術高超】的聯想意義,“大師”具有【+造詣極高】【+精致典雅】的聯想特征,“英雄”具有【+無私忘我】【+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聯想意義,“漢奸”具有【+卑躬屈膝】的聯想意義,“奴才”具有【+奴性十足】【+幫兇作惡】的聯想特征,“白癡”具有【+言行不宜】這樣的聯想特征。這些指人名詞的聯想意義有些是社會評價類的前突,如“大師”“英雄”;有些屬于道德評價層面的前突,如“漢奸”“奴才”。
表示親屬、年齡、臨時身份、關系的指人名詞不具備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不能進入此格式。
“夠”后面的指人名詞還具有【-職業性】,表示職業的雙音節指人名詞不能進入此格式,表示職位、級別關系的指人名詞不能進入此格式,說明“夠”后面的指人名詞具有【-權威性】【-等級性】,表示職位的指人名詞一般處于關系義場中,成對出現,比如:醫生—患者;老師—學生,前者較后者而言,具有【+權威性】。表示級別關系的指人名詞具有明顯的【+等級性】,如:上級—下屬。
可見“夠+指人名詞”格式的名詞準入條件是【+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職業性】【-權威性】【-等級性】。
現在可以解釋上述《趣說“夠”字》片段中留學生大衛提出的問題,“夠老師”“夠女朋友”“夠爸爸”不能說的原因,“夠”后面不加三音節指人詞語,因此“夠女朋友”不能說,“老師”具有【+權威性】的語義特征,“爸爸”不具有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所以也不能說。接下來本文將羅列一些可以進入“夠+指人名詞”格式的指人名詞,以便學生更好地體會上述幾個特征,也便于教師進行對外漢語教學。如下表3。

表3 進入該格式指人名詞表
學界一般將“夠”作為副詞對其后名詞特點進行了研究,但事實上“夠”還有動詞詞義,表示“達到某一標準或某種程度”,本文未考慮“夠”的詞性,主要研究“夠”后面的指人名詞,研究進入“夠+指人名詞”格式的名詞準入條件,得出指人名詞必須具備【+社會普遍認可的聯想特征】【-職業性】【-權威性】【-等級性】特征的結論。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告訴學生是什么、什么可以,也要告訴學生為什么、什么不可以。否則,學生利用類推能力,極有可能將某一語法格式過度泛化,說出不合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