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東黃坨鎮灤河希望小學 河北 灤南 063506)
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近年來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因其對學生身體健康以及運動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國家教育部門的也下發了一些文件明確了加強對學生體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我國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綠色環保工作以期改善以霧霾為代表的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但目前霧霾天氣依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著學校體育課的順利進行,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開始探究如何應對霧霾天氣以保證教育教學效果,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
國家相關文件提出了踐行“陽光體育”理念、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學生每天都應當保證充足的運動時間,但學生學業繁重且可用于體育運動的時間少之又少,霧霾天氣的出現使得學生運動時間更難得到保障。許多學校因在資金方面的不足并沒有建立專門的體育館或室內運動場地,大多體育課程需要在戶外進行,其教育教學進度與效果經常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體育課程通過對運動理論的教授以及運動技能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短跑為代表的許多運動訓練強度較為激烈,學生呼吸頻率也逐漸加快。霧霾天氣出現時空氣中可見度相對更低,學生在進行戶外運動時可能出現視線受阻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加之教師對學生體育活動的管理工作難度較大,因而很容出現意外事故與運動損傷,嚴重危害學生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霧霾天氣的懸浮顆粒物含量較高,吸入后對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較大,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可能會發生呼吸道感染等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本來用于戶外活動的時間就很少,霧霾天氣嚴重阻礙體育課程的進行,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1]。
2.1 靈活運用教學資源、尋找備用教學場地。學校體育課程包括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且實踐課程所占比例更多,但目前我國許多學校并沒有為學生建立足夠安全的室內活動場所。為應對霧霾天氣對體育課程的影響,學校應當加大在體育資源及運動場所方面的資金投入以促進學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盡可能為學生建立專門的體育館及運動場場地,并在體育館內設置空氣過濾系統。當學校沒有條件改善教學場地時,需要體育教師靈活運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并積極尋找可以用于代替戶外體育場的寬闊場地,當遇到霧霾天氣時可以緊急調用學校禮堂、舞蹈排練廳等場地以供學生進行簡單的體育活動,選擇以太極、瑜伽、五禽戲等為代表的運動強度較小的體育運動。
2.2 做好霧霾防控工作、調整戶外教學時間。為應對霧霾天氣對學校體育課程的負面影響,學校應當做好霧霾防控工作,根據我國公共衛生部門提出的“霧霾天氣健康指數”制定霧霾天氣體育課程應對方案,在無法進行課程調整且霧霾情況并非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給學生分發防霧霾口罩并對戶外體育教育教學時間做出適當的調整。按照霧霾天氣實際情況將體育課程盡量安排在上午或傍晚等空氣質量較好的時候,在霧霾程度較輕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戶外教學時間,將原定45分鐘的活動課程縮減為30分鐘,在教室中先行講解理論知識,在學生充分了解運動原理之后叮囑學生做好防霧霾工作,對可能出現的意外事故進行詳細說明,再次強調課堂紀律以提高學生警惕性,教師做出正確運動技能的示范,規范學生體育運動活動的規范性,不僅保障了體育教學進度不受影響,同時還保障了學生不因霧霾天氣而造成運動損傷[2]。
2.3 完善體育教案設計、改變戶外教學內容。學校體育課程的設計應當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即使遇到霧霾天氣也不應當改變這一根本原則,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天氣情況及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體育教學的教案設計,完善課前熱身-示范講解-技巧訓練等一系列標準步驟,摒棄陳舊教育理念并不斷創新發展教學方法,進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盡可能達成寓學于樂的美好愿望,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做好學生心理教學工作以應對因天氣原因無法進行正常體育運動時給學生帶來的失落心理。教師應當根據霧霾程度的不同適當調整教育教學內容,當空氣質量尚未達到三級預警情況時可以進行體育運動,但一定要減輕運動強度并停止體能測試等一系列活動,當空氣質量預警到達二級時應當完全停止室外體育教學活動,在充分考慮室內運動場所特點的基礎上選擇強度與活動范圍較小的體育運動[3]。
我國教育事業重視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加強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是促進素質教育理論在學校中得以深入的重要保障。霧霾天氣客觀存在且無法經由學校進行人工控制,所以在遇到霧霾天氣時應當采用靈活運用教學場所、調整戶外教學時間以及改變戶外教學內容等策略來積極應對,既保障了學生身體健康不受影響,又可以保證體育教學進度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施行,對促進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以及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