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花爆竹協會 國家煙花爆竹標準化委員會 鄒衛紅
適逢我國資本市場建設進入第三十個年頭,有幸閱讀了作者劉平安的新作《大國資本市場:探索與實踐》。的確,如果從購買力平價來看我國的經濟總量,從2014年起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即使從名義GDP看,我國目前也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毫無疑問已經是經濟大國。但我國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從市場質量,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依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程度落后于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對科技創新產業和企業的支持才剛剛起步,剛剛踏上探索和實踐的征途。
如果我們把我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及往后的發展,根據市場化改革探索與發展程度的高低來劃分,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完全非市場化階段,即從20世紀90年代初滬深交易所設立到2012年股轉公司設立之前的階段,在此階段,證券發行實施審批制和核準制,退出機制尚沒有有效建立。第二階段,市場化探索和改革階段,即從2012年股轉公司設立到2019年科創板設立,再到“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直到A股各大板塊完全實行注冊制的階段,目前正處在這個階段。第三階段,完全市場化階段,這一階段的到來取決于我國金融市場改革力度和探索成效,當我國資本市場能顯著地推動資源配置效率提高時,其完全市場化就為時不遠了。
本書是作者劉平安作為“新三板”市場發展的一名投資見證者、市場實踐者和市場建設的積極推動者,在經歷了“新三板”市場的成立、發展、市場跌宕起伏的過程后,將其豐富的微觀市場實踐經驗與教訓,從宏觀視角進行的理論概括和總結,以及從國家戰略層面對如何發展“新三板市場”的思考和建議熱忱地奉獻給關注我國資本市場的每一位讀者的一本最新力作。
作者對于全書主題具有要而不繁的理論考察和宏觀把握。書中內容聚焦于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的歷史發展全過程,有見地、有思想、有實踐地展現了一個動態演進發展中的中國資本市場;書中薈萃了作者每個階段的思想精髓和實踐精華,將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安排、市場規則、行為模式和能力構建的形成和演化,包括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推動因素和制約因素進行了深度考察、嚴謹思考和系統歸納。全書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更有人文的溫度。作者遵循顛覆式創新的理論邏輯,正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以責任與擔當的情懷去剖析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與問題,以平實的筆調、忠實的認知去闡析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和制度建設的未來取向與戰略重點,著實深化了讀者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關鍵問題和發展取向的認識與理解。
掩卷細思,本人認識到對資本市場發展的需求決定了資本市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對資本市場的市場定位決定了資本市場勃勃生機的速度與規模。如果將本書獻禮我國資本市場成立三十周年,本人認為正是責任擔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