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伊春職業學院 黑龍江 伊春 153000)
目前循證護理理念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說循證護理信息資源缺乏、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等,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針對循證護理理念加大研究投入力度。未來我國醫療業迫切需要大量的循證護理專業人才,我國高職院校需要加大對護理學人才的培養力度,確保能夠為醫療業輸送大量的循證護理專業人才,確保我國醫療業能夠得到持續發展。
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伴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臨床護理模式,循證護理也被稱為是實證護理,指的是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能夠明智、準確的以現有的科研理論成果來作為基礎,根據患者的治療需求、治療情況和治療愿望,結合護理工作人員的臨床經驗來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最終能夠形成對患者最佳、最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依據最好的證據為患者實施最好的護理,遵循的證據是科研結果、臨床經驗及患者需要三者的有機結合。因此,護理人員應改變傳統護理模式,向有據可循的新型護理模式轉變。循證護理理念主要包含有四個過程: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和循證應用。循證問題指的是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時間問題指的是在護理實踐過程中,對于護理行為模式提出的相關問題。理論問題則是跟事件相關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論發展。詢證支持主要是針對問題來檢索相關實證文獻,得到跟臨床、經濟、決策制定相關的理論證據。循證觀察則是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觀察方法,盡量能夠在小范圍內實施實體改變現狀的實踐模式。循證應用則是在循證支持和循證觀察的基礎上獲得了相關信息,針對改變的護理干預行為進行批判性的分析和研究。
隨著我國護理學的不斷創新發展,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現實需求。因此目前護理學專業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大膽創新改革臨床護理教學方法。循證護理教學跟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循證護理教學從解決臨床問題入手,通過尋找最好的證據、評價和綜合分析得出來的應用結果,針對臨床護理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能夠幫助護理學專業學生形成正確的護理觀念,規范后期的臨床護理實踐。因此在內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循證護理理念很有必要。
2.1 提升教師素質水平。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落實循證護理理念,來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離不開教師的課堂教學主導。教師在教學中是重要的教學引導者,開展新的循證護理教學,需要教師來主導進行傳播。教師不管是從知識傳授、創新意識培養還是道德修養角度,都需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只有教師自身能夠擁有淵博的學識和經驗的技術,在教學中投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道德情操,才能夠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師要加強跟學生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潛移默化的提升綜合素質水平。應用循證護理教學理念培養高素質人才,積極開展循證護理教學模式,關鍵還是需要提升教師自身的循證護理意識和循證護理素質。教師要加強對于循證護理的認知和理解,并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強化循證護理教學理念,確保循證護理教學的順利進行。
2.2 創設教學情境。上文中提到循證護理程序中主要包含有循證問題、循證支持、循證觀察和循證應用四個部分,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學會及時的抓住知識點和循證護理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通過循證護理教學掌握相關的知識,同時也掌握知識和循證護理之間存在的關系。例如在內科護理學學習過程中研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教學目標,教師先創設出教學情境,模擬一位老年的高血壓患者,讓學生應用循證護理方法來針對該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首先確定出循證護理方法,通過跟患者交流、查詢相關病例以及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用藥治療歷史等,獲得相關信息成為研究的重要依據,然后根據個體的差異性開展循證護理。循證護理是整個護理工作的完善和延伸。護理學員根據循證護理的三個重要要素獲得研究一句,根據護理學員的個人技能經驗,思考患者的愿望和治療實際情況,制定出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護理方案。尋找臨床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高血壓病屬于一種常見多發病,具有緩慢進行性發展特點。通過掌握的研究一句來確定出患者的飲食指導、藥物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最終來檢索系統文獻尋找實證之后付諸實踐。循證護理能夠提升護理實踐的科學性,把護理學院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發揮出來。
2.3 增加人文社會學科教學。循證護理理念的重點是患者的需求、實際情況,因此需要護理學員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質。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性的滲透人際溝通、心理學、倫理學等人文社會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的交談技巧和溝通能力。只有跟患者無障礙的交談交流,才能夠準確的判斷和收集患者的第一手全面資料,有利于接下來護理計劃的制訂。
總之,由經驗護理向循證護理轉變是21世紀臨床護理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臨床護理發展的必然趨勢。筆者認為將循證護理教學法應用于內科護理學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激發護生學習興趣,提高護生科研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促進師生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