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義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八小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效果,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想象力的開發,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整個教學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問題是思考的基礎,也是學習的開始。正是由于對蘋果落地問題的思考,牛頓才不斷鉆研,最終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也正是因為對人生觀的思考,才誕生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才誕生了哲學。問題情境的創設是為了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為學生知識視野的開闊以及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小學生天生就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外部世界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通過設計問題,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思考,從而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的時候,可以多多設置問題。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對你個人有什么啟發?這種啟發如何用到你個人的生活中去?等等。這樣子一連串的問題,會推動學生更加努力地思考,推動孩子們對課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本比空讀一遍會更加有效果。問題情境的創造,讓更多的同學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理解,啟發學生們投入到課本中去。當然,教師也應該要注意因材施教,面對不同個性和不同層級的孩子,設置不一樣的問題,盡力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比如在作文教學時,教師就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設計一些他們生活經驗貼近的問題,這樣學生才會感到親切,問題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游戲情境的運用順從孩子們天性愛玩,可以通過游戲的娛樂性、趣味性以及挑戰性使得孩子們更加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增加學生們的參與感和投入度,創造娛樂性趣味性兼具的語文課堂。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當中,教師對游戲情境的利用程度不足,甚至不少教師認為游戲會導致學生玩物喪志,殊不知當游戲更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例如,教師為了檢驗學生們的詞匯掌握程度,可以設置一個小游戲來取代常規的詞語測驗。例如詞語接龍,由學生或者是教師來說第一個詞語作為開頭。“天空”“空間”“間隔”“隔壁”“壁櫥”等等,也可以讓孩子邊接龍邊寫詞語。通過一個游戲來對孩子們的詞語掌握程度進行檢驗,同時又能寓教于學,提高趣味性,使孩子們更加熟練掌握詞語。或是將作業設置成闖關的模式,第一關拼音,第二關詞語等等,成功闖關才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我還會給學生設計一個“你演我猜”的游戲活動,兩個學生為一組,一個學生用自己的表演來讓自己的搭檔來猜這個詞匯,但是在這過程中不能說出這個詞語當中的任意一個字,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詞語知識的興趣,也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默契程度。
文學與藝術是相通的。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又是聽覺的藝術。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是指對教學內容進行語言形象的描述或者對環境的進行模擬,創造出與教學內容對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思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達到與教學目標一致的氛圍。尤其是小學生的注意力都不夠集中,容易分神,音樂可以讓學生進入到教學的氛圍與情境當中,為接下來的教學做一個良好鋪墊。在教學時結合歌曲意境、歌曲形象創造文學情境,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學《觀潮》時,帶領孩子們聆聽關于錢塘江觀潮相關的音樂交響曲,通過音樂的情緒表達,帶動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以及對于大潮到來時的壯觀雄偉等情緒感受。音樂是情緒表達的一種,音樂同樣可以激發人心中關于情緒的表達。將音樂與小學語文課堂聯系在一起,培養學生們的美感,更加有利于語文素養的提高。
角色的扮演可以使得書本上的各個角色活起來,不僅僅只是書上語言的表達。角色的扮演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對于故事的感受以及故事內在內涵的接觸。角色的扮演不僅僅只是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通過一個故事的演繹,能夠更加近距離的接觸課本上一個個人物,讓課本上的內容不僅僅局限在文字描述上,增加趣味性,提高同學們的參與感。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這種教學方法,設計有趣的表演情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也讓學生深入人物的內心,從而對課文有一個更加深刻和細致的了解,同時學生也真正享受到了課堂教學帶來的快樂。例如,在《龜兔賽跑》這篇課文授課時,老師可以找一個小組同學來扮演烏龜、兔子和裁判大象。也可以讓每個小組都表演這個場景,故事內容可以合理添加,每個小組對別組的表演進行評分,評選出最佳小組。這樣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進來,分享故事,分享喜悅,深刻體會故事情節,也會讓同學們更領悟課文中心思想。一堂優秀的語文課不僅僅需要每一個同學們的參與,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內心有所啟發,對自己現在和未來生活能夠有所幫助,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