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開奇
(貴州省銅仁市沿河思源實驗學校 貴州 沿河 565300)
智慧課堂以先進信息技術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基礎將中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營造出高效、智能的新型課堂。通過教育基礎設施智能化、數學教學個性化以及教育管理精細化等來實現學習數據的動態化分析,并基于分析結果及時進行反饋和溝通,以學生需求為基礎智能化推動資源,實現數學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全面變革。通過中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的方式來有效營造出信息化數學教學環境,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實現“主導-主體相結合”教學結構的轉變。
1.1 科學性原則。科學原則是設計任何作品所遵循的首要原則。這里的科學性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作業內容必須尊重科學,尊重事實規律,避免隨意編造,在邏輯和知識上犯錯誤。如果存在的問題不能滿足分層作業的要求,教師必然會自行設計一些問題。在做這些設計時,教師必須注意不要犯錯誤。其次,要科學合理地控制作業量和難度,要符合不同學生的認知規律,不能因實施分層作業而出現作業過多或過少、難度不合適的現象。
1.2 及時性與滾動性相結合原則。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查缺補漏,從而鞏固所學的知識。所以,教師布置的作業首先是針對當天所學內容設計的,以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其次,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可根據情況有選擇性的加入之前所學的內容,布置滾動作業。每天的作業里既包括當天必須要掌握的知識,也包括前面所學的知識,及時與滾動相結合,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達到更好的效果。
1.3 針對性與典型性相結合原則。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指揮棒,作業內容必須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分層作業是分層教學的一部分。要設計分層作業,教師首先要設計相應的分層教學目標,然后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同時,教師要重點分析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重點和難點。根據不同的重點和難點,設置不同的主題,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我們知道數學問題是沒有止境的,所以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時,一定要針對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選擇典型問題作為作業內容,避免師生之間的重復勞動和無效勞動。
1.4 趣味性和開放性相結合原則。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和開放性的題目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種類型的作業比較適合A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在A層作業的設計中多增加一些這樣的題目。
個性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個性。個性化教學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注重知識的生成和應用過程,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注重學生思維品質和創造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具有趣味性、多樣性和實用性的個性化作業,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學生是作業的主體。為了實施分層作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
分層的標準和方法:
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時,可以先對學生從數學成績、數學能力、數學學習態度三個方面分A、B、C三個等級分別進行評價。對學生成績評價等級的確定,教師可以根據某幾次大型考試成績綜合評定。而對學生數學能力、學習態度等級的確定則要靠教師對學生的了解。
2.1 數學成績等級的評定標準。
等級A:綜合名次控制在全級部人數的10%之內。
等級B:綜合名次控制在全級部人數的10%一80%之間。
等級C:其它
2.2 數學能力等級的評定標準。
等級A:數學學習能力強,對新內容、新方法接受速度快,總能提出問題或有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等級B:數學學習能力一般,對新內容接受速度一般,做題中規中矩。
等級C:數學學習能力偏弱,對新內容接受速度慢,只適合“比著葫蘆畫瓢”型題目。
2.3 學習態度等級的評定標準等級。
等級A:學習態度好,做作業積極,作業質量高。
等級B:學習態度較好,做作業積極,質量一般。
等級C:學習態度消極,不愛做作業或作業抄襲較多。
教師綜合學生在以上三個方面的等級得分,按照以下標準對學生進行分層。
學校要改進智慧課堂教學系統由原來僅僅是多媒體支持下的傳統課堂升級為智慧課堂,首先強調的是對智慧教學系統的引入,它是涵蓋智能教學終端、智慧教學管理平臺(智慧課堂云平臺)、智慧教學軟件與資源的網絡系統環境,但在智慧課堂建設初期,其教學系統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問題,改進智慧課堂教學系統,才能為智慧課堂教學提供基礎保障。(l)智慧教學軟件應實現對部分主觀題的統計分析對于數學學科來說,主觀題的訓練尤為重要,但目前智慧課堂教學軟件只能對客觀題進行統計分析,若隨堂檢測布置了主觀題,便不能進行統計分析,在教學模式中,實時檢測為下一步知識點講解和課后作業布置提供數據支撐,但現實中,教師就只能根據觀察學生反應和以往教學經驗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并布置課后作業。因此,如果系統能夠自動識別主觀題,并且能夠及時對學生習題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那么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將更好的服務于數學教學。(2)課后階段課后作業環節,為了能反映出主觀題學生的解題思路,同時也方便學生在題目的旁邊做標注和改錯,教師很少利用平板發布課后作業,基本上都是布置紙質作業,但這樣做也使得系統無法統計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對學生的作業情況做出即時反饋;微課輔導環節,教師依據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結合作業的批改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錄制講解微課,有針對性地推送給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反思評價環節,學生在線觀看教師所錄制的微課,有疑問的地方與老師、同學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