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鈺顏
(貴州省金沙縣巖孔街道箐口小學 貴州 畢節 551800)
新教材的內容有的過于煩瑣,有的過于簡單,純粹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學生則會有要么聽不懂要么很簡單的體會,此過程中容易造成學生對于知識點的主觀丟失,而學習習慣也僅限于教材說明。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自我的教學經驗,結合新教材的新增知識點,以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講解,將教材的理論知識進行優化。在對新教材教學內容做好充足準備后,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點的歸納梳理。例如分數和小數課程內容涉及互化、加減法、乘除法、籠統去給學生授課的話,學生不僅理解不了分數小數的意義,對于加減法可能會與之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產生混亂。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安排為整數分數小數的實用意義一節課,區別一節課,計算多節課;利用思維導圖教會學生進行有效歸納,將知識點條理清晰的融會貫通。
小學課堂知識中,有著不少知識難點,不僅概念嚴謹,而且對于其本身意義無法去具象理解。對于教師來說,反復的分析,旁征博引,甚至讓學生去背誦概念,而學生依舊無法在課堂上理解數學意義,最后無奈只得一直用例題讓學生強行記住解題步驟,做題不懂題。對于學生而言,首先專業的數學術語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理解難點,再要理解概念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包括去使用概念更是重難點了。學生們需要一個關注點。舉例說明,教師在講到平面圖形面積時,長乘寬是面積公式,但是什么是長,什么是寬,長乘寬有什么意義,在未解決小學生的好奇心理之前,他們是無法真正理解該公式的運用意義的。教師可以利用所有同學好奇心和參與性,讓他們用尺子量數學課本較長的一邊記作為長=X;較短的一邊記做于寬=Y;然后做一個乘法,告訴他們這個數值就是封面的面積大小,也就是我們說的平面圖形面積。慢慢地,學生們對這個公式產生了興趣,會好奇地思考,教室墻面的面積可以量么,門的面積是多少呢,地球面積是不是也是這樣量的。學生的關注點都到了老師身上,他們希望老師解決他們的好奇心,原來平面圖形面積可以這樣簡單地計算。當學生有了思維導圖后,多邊形面積,圓形面積等對于他們而言就可以歸納在一起了,公式的意義在于輔助計算該圖形的面積。小學課堂教室也會成為學生踴躍提問,勤奮好學的高效課堂。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說思維導圖是提高小數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的話,興趣就是思維導圖應用的前提。小學學生都是聰明伶俐、思維活躍的,他們對于一件新鮮的事物或者一個新的知識點,只要感興趣,按照老師提供的方式配合去完成,不會有不懂的地方。舉例說明:某小學有歸納一系列的追逐應用題,同一個地點出發,小明跑了50米,小紅跑了20米,問小明比小紅多跑了多少米?(用方程解答)。大部分學生剛看到問題時,肯定是毫無思緒的,因為無法想象出兩個人是怎么跑的,怎么去用方程表達這個過程和解答。當學生們面對這個問題產生疑問和好奇心時,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安排幾名學生上黑板演練。當學生思考無果,毫無辦法時,教師應用思維導圖方式進行指導,以線條和點表示兩個人跑步過程,形象地將題目用畫面和數據表示出來。當列出方程時,學生都會投以仰望和關注。并且會將這個好辦法自我練習。最后在同類題型得出了正確答案甚至解決出了難題時,他們的思維習慣已達到了質的飛躍。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數學潛能,課堂效果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思維導圖決定的是學生的解題思路和學習習慣。思維導圖在課后也尤為重要,學生回家后,對于每一天的知識點和答題習慣可以在家庭作業中得到鞏固和提升。同類的題型脫離課堂后,通過自我理解,運用思維導圖對錯題總結,對知識點歸納,不僅能讓學生養成做錯題本、改正錯題,也能達到鞏固知識點,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追逐類的應用題在家庭作業中換成了繩子問題,同樣長度的兩根繩子AB,B繩子從中間二分之一處被剪斷,問剪短后的B繩子比A短多少?這題雖然脫離了追逐的實際意義,但是思維分析上是一樣的,利用思維導圖,畫圖理解,在做圖上面很直觀地看出了等量方程式,學生們不僅通過此方式完成了對新題的解答,也對思維導圖應用有了更深的理解。思維導圖成為了復習的工具,也成為學生思維習慣的催化劑。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眾所周知,新時期的教學改革步伐不斷推進,促使眾多數學教師不得不摒棄傳統老套的教學方式。逐漸注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課堂關注度、學生的聽課質量以及學生的課后學習效率。而數學作為學科中邏輯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對于小學生而言,要熟記各種公式,熟悉各種演練,本身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得以合理構建高效課堂,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中,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