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學 湖南 湘西州 416500)
為了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從2012學年開始,我校也逐步實施“互動探究課堂”教學模式。“互動探究課堂”指的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小組合作探究。“互動”指“四動”即師動、生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四動”開展教學,促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營造和諧、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現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巧用化學實驗讓“互動探究課堂”動起來,談幾點體會。
1.1 教師缺少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從高中的化學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教學任務比較繁重,并且其課程時間也相對比較緊張,再加上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有關化學理論知識的灌輸和講解,而忽略對學生實驗教學開展的重視。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有一個更高分數的化學成績,通常情況下直接將實驗結果講解給學生,而直接忽略了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這一過程。對于這種教學方式來說,雖然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著一定的幫助,但是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卻無法做到靈活運用,并且久而久之,也會促進學懶惰思維的養成。甚至有的教師直接將實驗教學視為可有可無的存在,在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也未能做好學生的引導者角色作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使得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和水平一直處在低下狀態。
1.2 學生普遍缺乏化學學習興趣。就高中化學這門學科來說,主要以實驗為主,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實驗儀器和實驗現象有著很多種,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觀察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標準,所以這就增加了一定的學習難度,有很多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到有所困難,久而久之,勢必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是將化學實驗演示給學生,缺少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交流,由于學生無法參與到實驗當中,所以大大降低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嚴重阻礙到學生化學實驗水平的提高。
2.1 開展趣味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想要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那么就需要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該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開展趣味化學實驗,而不是讓學生觀看實驗過程以及結果,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下降。教師應當利用趣味實驗引起學生的興趣及思考。例如,在學習有關硫酸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中硫酸的性質做一些趣味實驗,比如“面包碳化”,由此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什么面包會變黑?”。引起學生的思考,實驗對學生的吸引力會增大,從而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2.2 創新實驗儀器。化學實驗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許多的物品進行加工以后就可以在實驗中使用,簡單方便并且貼近生活,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例如,廢棄的礦泉水瓶就可以在許多化學實驗中被使用。在學習有關氯元素的內容時,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實驗就可以運用礦泉水瓶,首先,將廢棄的礦泉水瓶里灌滿氯氣,然后再往瓶里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最后用橡皮塞把蓋子塞好。可以觀察到,瓶子立即收縮變癟,里邊的氣體顏色也變淺,并伴隨著響聲。這個實驗操作簡單并且現象明顯,可以證明兩者發生了反應。因此,在實驗采用一些廢棄物,可以大大降低實驗的成本,不僅綠色環保而且簡單方便。
2.3 營造平等自主的實驗氣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受到生活經歷、年齡差異及思想差異等的影響,高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容易產生溝通問題,一方面,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個性充分發展,不喜歡教師說教,另一方面學生社會經驗與閱歷不足,難以認識到學習化學、開展實驗探究活動的重要性,很容易在面對枯燥、難度大的化學實驗時產生倦怠感。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態度,構建更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跟隨教師腳步,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良好的氛圍是學習的保障,還可以通過線上交流、匿名溝通等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問,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及教學內容暢所欲言,將教師當做自己的朋友,大膽與教師交流,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師生共同探討能夠滿足教師教學任務及學生學習需求的方法方式,為此后的學習營造和諧的溝通與反饋氛圍。
2.4 挖掘更多實驗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活動實踐性。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落實實驗教學的目的,教師應當挖掘更多教學內容,強化實驗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有意識的通過實踐性較強的活動來促使學生養成科學的思維意識。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者與合作者作用,與學生共同創建一個開放式、自主的實驗環境,如在進行金屬鈉與水的反應實驗中,教室可以讓學生進入實驗室,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準備實驗所需的材料,學生可以結合實驗步驟查找與整理相關材料,準備小刀、濾紙、鑷子等,然后由教師口述所有材料的名稱,讓學生查看自己是否收集到位,隨后再給出實驗的重難點及注意事項,提醒學生注意安全、科學操作,結合鈉材料的特殊性,教師應當提醒學生將其盛放于煤油試劑瓶中,然后讓學生展開實驗,不斷記錄實驗過程。如何取出鈉、濾紙吸干煤油、切下金屬鈉、觀察鈉在水中的反應變化、觀察反應溶液在試管中的變化等,都需要如實記錄,教師在學生實操過程中需要不斷檢查學生實驗環節,在實驗結束后進行分組評價,再共同給出實驗結論,培養學生實驗意識。
教師對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和探究給予充分的肯定,再根據學生的展示進行提煉點撥,對實驗的成敗得失及時總結,使學生在“互動探究課堂”過程中敢想、敢問、敢做,這樣探究式教學才能達到目的。這樣在“互動探究課堂”模式下的化學課堂教學,才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才會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綻放出異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