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貴州省習水縣桑木鎮中心幼兒園 貴州 遵義 564609)
民間游戲是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下來的文化遺產之一,因其趣味性和娛樂性較強的特點,自古以來,深受大眾的喜愛,流傳至今。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傳統民間文化開展得越來越少。本文在分析兒童民間游戲特點基礎上,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其在兒童教育中開展的價值與意義,旨在引起社會的重視,更好的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健康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要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具備社會交往能力,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等,促進幼兒心智同步成長。幼兒園屬于啟蒙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讓幼兒在民間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掌握一定的交際能力,這對于幼兒來說至關重要,是幼兒將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格。幼兒天性好玩,游戲能夠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中去體驗生活,學會與別人相處,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讓幼兒身心都能健康發展。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幼兒玩游戲主要是以高科技產品為主,比如手機、平板,幼兒自控能力比較弱,會沉迷于虛擬世界中,交際能力會逐漸下降,同時還會影響到他們身體發育,長期低頭玩游戲對讓幼兒頸椎出現問題,視力也會有明顯下降,對幼兒學習也會產生消極作用,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必須要扭轉這個形勢,認識到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在幼兒活動中有目的性的融入民間游戲,能讓幼兒在民間游戲中更好的交流互動,在游戲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隨之個人潛力也會被挖掘出來,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與人相處。
2.1 兒童民間游戲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民間游戲是群體性游戲,需要兒童相互協作才能完成,兒童在游戲中必然會產生矛盾,這時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他們,讓兒童明確團隊合作重要性,讓他們形成團隊協作精神,這對于兒童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兒童人格在形成關鍵時期,通過民間游戲引導,增強兒童的自信心,讓他們形成良好的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堅強意志等,對于兒童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小學生在運用民間游戲的時候不能采用拿來主義的方法,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讓兒童參與到游戲規則制定中去,這樣就能提供給他們更多交流的機會,在溝通中達成共識,兒童也能感受到合作的樂趣,養成團隊合作意識。民間游戲具有競爭性,有輸贏之分,這時教師要引導他們正確看待成功和失敗,勝利的時候不會驕傲,失敗的時候也不會沮喪,在游戲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2.2 兒童民間游戲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全面素養。幼兒時期正是孩子人格培養的黃金時期。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對他們今后一生的工作、學習都具有重要作用。民間幼兒游戲的展開,對于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與價值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兒童民間游戲鍛煉孩子的與人相處、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孩子在進行民間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毫無拘束,全身心的投入游戲之中,在游戲中培養自己的交流合作能力。二是民間游戲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民間游戲是孩子們主動展開的一種游戲,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主動加入游戲之中。三是孩子可以在游戲中養成互幫互助的思想。民間游戲大多是合作游戲,如編花繩,丟手巾等。在合作游戲中隨時可能發生一些小意外,這些小意外的發生需要孩子相互幫助解決。四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民間幼兒游戲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承,其思想是正面的、具有傳承意義的,孩子在游戲中可以繼承游戲思想,從中獲取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例如講故事游戲,每個故事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意義,孩子可以在講故事或是聽故事過程中,去體會這些意義。在民間游戲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們的主動交流、互幫互助、團隊合作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民間游戲對于培養孩子的全面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將兒童民間游戲融入幼兒教育中,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幼兒的認知水平,而且還能促進幼兒文化素養的提升,最終引導幼兒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品格。因此,廣大幼兒教師要加強對兒童民間游戲的重視,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和價值,根據幼兒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對兒童民間游戲進行創新和完善,對幼兒進行教育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利用民間傳統游戲可以在鍛煉幼兒身體的同時,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提高幼兒的智力,并且在游戲中加入我國傳統文化,使得幼兒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新的認識,利于我國文化的發揚,同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