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麗
[貴州省遵義四中實驗初中(濱湖中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一些生動具體的場景,從而和學生產生共鳴,達到教學的目的。情境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中枯燥的教學模式,以情境的形式來提高音樂的形象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音樂感悟;其次,情境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情境化的音樂課堂,對激發學生音樂情感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很大的作用;最后,通過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進行音樂賞析,從而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情境教學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音樂興趣,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但是要想情境教學能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最大化,還需要在情境教學中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認知性原則,人文教育下,提倡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所以在情境構建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既要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音樂體驗和難度值,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其次,融合性原則,情境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能通過情境教學來實現音樂教學。所以在情境構建中既要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的融合;還要注重音樂教學中視覺和聽覺的融合,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強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最后,情境構建要遵循靈活性的原則,主要是情境構建的次數和情境時間上的靈活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和把控,從而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
3.1 多媒體情境。多媒體是信息技術下衍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隨著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了各學科教學的標準配置,并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感官刺激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喜愛。對此,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將音頻和視頻全面整合,為學生構建一個真實的音樂情境,給予學生一種直觀的音樂體驗,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情境來和音樂產生共鳴,從而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例如在學習《鼓浪嶼之波》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引導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觀看圖片,并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感受那種天水一色、濤聲陣陣的景象,以此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逐漸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3.2 音樂活動情境。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活動是學生最喜愛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音樂活動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輕松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能加強學生音樂體驗,提高學生音樂技能。對此,教師可以在情境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音樂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盡情發揮,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自身特長,提高學習自信;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音樂實踐,提升學生音樂素養。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立“班級藝術節”,定期舉辦歌詠比賽,讓學生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自我;或者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愛的小說、名著等配上音樂,鼓勵學生以情景音樂劇的形式演繹。這樣一來,既可以在音樂活動中鍛煉學生思維,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和創造性;還能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的熏陶和感染,從而逐漸提升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
3.3 生活情境。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音樂作為知識性和藝術性并存的學科,和我們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對此,教師就可以在音樂教學中以生活情境的形式來進行音樂教學,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來學習和感悟音樂,通過音樂來感知生活、領悟生活。就像在音樂欣賞《百鳥朝鳳》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鳥叫的聲音,讓學生結合生活中鳥叫的聲音來進行音樂欣賞?;蛘呓處熢凇痘槎Y進行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身邊親朋好友結婚時的場景相結合,來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知。
3.4 問題情境。俗話說“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為學生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問題情境來開展教學。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隨著問題的解決來進行音樂知識學習和探究,最終達到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作為人文教育下衍生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學生音樂興趣,提升學生音樂素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作為初中音樂教師要充分認識情境教學的優勢和應用原則,利用多媒體情境、音樂活動情境、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來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率,從而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