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礦是目前最大規模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和損壞陸地生態系統的有組織的人類活動。作為礦產資源大省,貴州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總體上還比較傳統粗放,生態環境問題較為突出。據中國新聞網消息,為使綠回礦區,貴州礦山下大力氣“治禿”,截至2020年8月底,已經對230個露天礦山進行了生態修復。
2019年9月,貴州印發《貴州省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礦山集中“治禿”行動方案》,通過六大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貴州省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治理和修復。目前,貴州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建立了“一礦一策”臺賬。截至8月底,貴州提交申報全國綠色礦山名錄420家,并建立綠色礦山標準體系,累計撥付中央及省級資金11775萬元人民幣,完成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面積543公頃。貴州官方表示,集中開展“治禿”行動是貴州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對實現貴州礦業產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轉型也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