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素冰

了解蘇伊士歷史的人都知道,蘇伊士深耕中國環保市場日久,項目遍布中國多個省市,其在華發展史一直伴隨著中國環保事業的成長。
9月30日,在北京東三環的辦公室里,蘇伊士集團亞洲地區高級副總裁孫明華女士接受了《環境與生活》雜志記者的采訪。
據孫女士介紹,蘇伊士集團一直深耕環保行業,致力于保護和修復我們的自然環境要素:水、土壤和空氣,業務領域覆蓋了水務管理、固廢回收再造、土壤修復、空氣治理等方面。蘇伊士在上世紀70年代就進入中國,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環保公司之一,目前在中國擁有超過8000名員工、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合作項目逾70個,已建造300多座飲用水廠和污水處理廠。作為環境服務全球的領先企業,蘇伊士在中國一直是行業的標桿企業,在澳門負責整個城巿的飲用水及垃圾收集服務; 在香港是最大的固廢運營商; 在臺灣運營的垃圾發電廠將廢料轉變為資源; 在上海管理著亞洲規模最大的其中一座危廢處置設施。此外,蘇伊士集團還為亞洲21個工業園區提供專業的環境管理服務,同時在泰國也運營著塑料回收再造項目。
孫明華認為,蘇伊士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悠久歷史帶來的專注、專業,以及重視研發與創新。據介紹,蘇伊士在全球有17個研究中心,650多位專家和科研人員,每年有1.2億歐元投放于研發中。僅在中國上海、重慶就有4個研發中心,覆蓋工業污水、危廢、智慧水務和水處理工藝的研發。
“在合適的時機做正確的事”
因為擁有全產業鏈業務能力和專業的研發團隊,關注環保領域的前沿,蘇伊士一百多年來一直穩扎穩打,對行業發展大勢有準確判斷。比如在對中國環保市場的判斷上,蘇伊士不隨一時的風吹草動搖擺,而是從市場化角度解讀。談及因國際政治因素介入、有部分外資企業揚言退出中國市場,孫女士微微一笑說:“中國的環保市場正面臨著最好的機遇,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環保且付出實際行動,中央政府想做什么,一定能做到。我們堅信中國市場前景,不會輕易放棄,這也是蘇伊士全球市場的重點部分。”她進一步解釋說,蘇伊士進入中國早,扎根深,了解中國的行業發展是波浪式的,形勢不好的時候需要求穩,上升階段則要順勢而為。她說,相信中國未來會更加完善市場化,允許央企、民企、外企同步推進。
說到如何看待中國目前的水務市場,“要懂得在合適的時機做正確的事。”孫明華一語中的。她總結說,中國對環保的要求和力度可謂全球居首,因此蘇伊士機會很多;中國的水務企業經驗越來越豐富,技能也越來越強;中國政府對環保的側重越來越凸顯,環保督察特別嚴格;市場透明度在不斷提高;中國環保實力不斷增強;對經濟發展與環境變化關系的認識發生了重大改變。
被當作PPP樣板的重慶模式
在合適的時機做正確的事,這正是孫明華為蘇伊士開拓在華業務的重要成績之一,具體表現為開拓了“重慶模式”。這是蘇伊士在華業務、也是孫明華在業績上開疆拓土的大手筆。
可以說,重慶模式是蘇伊士在中國投資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蘇伊士集團和重慶市在相關領域的合作,也成為業界津津樂道的話題。
重慶供水項目是孫明華進入蘇伊士集團后最早參與的項目。她對媒體介紹說:“2002年,我們拿到了重慶第一個供水項目,當時重慶江北地區是一個新區,處于待開發狀態,很多地方甚至連車都開不進去,偌大一個地區,只能見到一個個孤零零的廠房,還有排列在馬路兩邊的大吊車,整個江北就像一個城市邊緣的建筑工地。盡管如此,蘇伊士卻看好重慶的經濟發展潛力,雖有疑慮,我們仍然與重慶方面達成了合作協議,由此才有今天這樣良好的發展局面。”18年過去了,重慶的經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供水項目從每天只能供應10萬噸自來水,到如今夏季高峰時每天供應近120萬噸自來水,增長了10倍多。“這個發展速度連老外都備感意外,他們認為這只有在中國才能發生,稱之為‘中國速度。”作為這一奇跡的貢獻者,孫明華深以為傲。后來,重慶水務集團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讓擁有15%股權的蘇伊士成為中國環保業界關注的焦點。蘇伊士對重慶的發展做了很大貢獻,而重慶項目同樣對蘇伊士意義深遠。蘇伊士與重慶發展可謂互相成就,達到雙贏。
“重慶項目是真正意義上的PPP經典案例。”孫明華對《環境與生活》記者說。后來,孫明華受到中國政府多方邀請,將這一項目作為PPP樣本來介紹。至今回憶起來,孫明華臉上仍洋溢著興奮的神采。“規范”是她對此項目最高頻的贊美,“不規范”正是國內許多PPP項目爛尾、失敗的原因之一。
接地氣的外企:對中國國情很了解
繼重慶之后,蘇伊士接連在上海、蘇州、山東等多地,與當地政府開展長期合作,尤其在處理工業園區的工業廢水上,蘇伊士專業優勢凸顯,合作項目不斷。能取得如此成績,除了企業領頭人的卓越能力外,蘇伊士集團接地氣、靈活性、重視長期回報的特點可謂加分不少。
“蘇伊士亞洲地區首席執行官在中國待了21年,他對中國國情和文化很了解,做事也很靈活,特別接地氣。對待合作伙伴,我們不會死守所謂的流程,而是一起商量合規且高效的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很認同我們這種接地氣。”孫明華作為蘇伊士亞洲地區高級副總裁,在中國上學、畢業后在外交部工作過,后去國外深造,再回到中國工作,也整整在中國水務行業拼搏了20年。“我們本土化做得好,99%的員工都是中國人。這對我們在互相溝通、了解國情文化上很有幫助。”孫明華說。
智慧水務連通未來
《環境與生活》記者從蘇伊士集團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在以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下,信息數字化與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正在融合發展為生態環境新型基礎設施。比如,通過AI技術建立智能城市管理系統,可以減少空氣污染,減輕自然災害,提高市民生活滿意度;利用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可以建立智慧水務管理系統,大大降低運行風險……蘇伊士很早就看到了新興智能技術應用在中國環保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并將智慧與環境解決方案作為新業務單元。
總能領先行業三到五年的蘇伊士集團,將發展智慧水務作為新業務和突破口。“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發展的新歷史階段。以前水廠、工地遵循三班倒等值班制度,現在通過智慧水務的大數據平臺,可以監控每一個人和角落,實現無人值守。”
孫明華還強調了靈活性,在不同的時候做不同的戰略調整。
中國已經在開始制訂“十四五規劃”,環保是重點內容之一。關于未來在華發展,孫明華表示希望繼續加強在大氣、水、土壤、農村等領域的資金投入,規劃長遠,讓科學技術發揮更重要作用,希望將來的環保市場,央企、外企、民企協同發展,走健康的市場化道路。蘇伊士也會跟隨中國的環保產業方向順勢發展,在工業廢水處理、污泥處理、危廢處理等技術含量高的領域,蘇伊士將攜技術優勢與運維經驗繼續尋求與中國企業更深入的合作。“中國是蘇伊士全球市場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蘇伊士對中國的投資力度不會改變,對中國環保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在采訪的最后,孫明華以自信昂揚的語氣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