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蕓 盧春杏
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逐漸成為線上商業活動的聚集地。相較于傳統商業活動而言,電子商務的貿易往來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且有大數據與云計算作為支撐,電商對信息的收集與處理更高校。微商以微信等社交軟件為平臺,通過發展人脈來不斷擴大銷售額,從而形成了以人為本經營理念。本文中,筆者將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主要研究對象,探析大學生對校園微商的看法,以及校園微商日后的發展趨勢等,以期學生群體能夠正視微商職業,通過正規渠道來提升自身的營銷能力,為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校園微商;調查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大學生利用web3.0為載體,將朋友圈作為自己陳列商品的柜臺,通過精彩的產品功能介紹與產品試用展示,來達到營銷的目的,最終實現以個人為單位的線上與線下結合的經營體系。相比于傳統電商平臺而言,微商只需要利用一部手機就可以實現操作,方式更加親民,流程也更簡單,這也是微商在大學校園備受青睞的原因。
(二)研究目的
為進一步響應國家政策,堅持習近平主席領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精神文明建設,研究將對象設定為大學生群體,并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樣本,采集數據,保證此次研究的客觀性與有效性。與此同時,研究問卷的內容涵蓋了對大學校園微商發展的利弊分析,以期學生群體能夠加快對微商的全面了解,降低盲目參與的可能性,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保持我黨的先進性而共同奮斗[1]。
二、調查方法與結果
(一)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本次問卷調查采取隨機調查的方式,通過網上問卷發布與校園發放問卷兩個渠道為主,分析用到的數據包含網上數據與紙質數據兩種。問卷發放時間設置為一個月,截至上周共收回問卷數量820份,其中網上問卷數量519份,紙質問卷數量301份。
2.調查對象
廣西財經學院各年齡段學生。
3.調查時間
2019年11月10日—2019年12月10日。
(二)調查結果
通過對820份有效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后得出如下結果:
廣西財經學院的大部分學生認為,微商在校園內十分普遍。其中有超過70%的學生表示自己身邊有同學做著微商職業,10%的學生微信中同樣有微商,但非本校學生,其余20%則表示自己不關注這些,微信中沒有與微信相關的內容。與此同時,超過85%的學生表示,自己所認識的微商多為女生,15%的學生微信中的微商則為本校男生。學生普遍認為,女生相對于男生會更有耐心,更愿意與客戶展開溝通。
在選擇微商的原因上,有69%的學生表示因生活費不足,通過微商給自己帶來額外的收入;9%的同學希望微商能夠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從而在日后就業中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此外,也有22%的學生不贊成在校發展微商,認為做微商會影響到學習,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園環境。
在對微商的態度上,超過80%的學生已直接屏蔽了商家,認為微商占據了大量的朋友圈空間;12%的學生沒有很強烈的感覺,只是對微商廣告置之不理;此外,只有5%的學生會不時瀏覽微商發布的內容,遇到喜歡的商品也會與商家交流。
在對校園微商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上,26%的人表示很看好微商,認為其會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的重點發展領域;52%的人表示校園微商會有發展,但需要先解決推廣方式、營銷手段等比較棘手的問題,轉變學生群體對微商的固有看法;22%的人不看好微商的發展,認為微商的營銷手段并不明智,只會面臨被社會淘汰的厄運。
三、調查總結與建議
(一)調查總結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大學校園的微商發展已陷入一定的瓶頸期。由于學生使用了不成熟的營銷方式,缺乏科學的銷售手段等,使得微商群體在校園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與此同時,將社交軟件作為發展微商的平臺,也存在交易安全度低、誠信缺失等問題。從調查數據來看,廣西財經學院大部分學生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微商群體,但對于微商發布的廣告并不感冒,甚至對微商售賣的產品質量產生很大的疑慮。對此,校園微商想要取得跟好的發展,還需要從根源出發,改善自身的經營理念,掌握微信平臺的優勢,不斷迎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觀念。
(二)個人建議
隨著瓜子二手車、拼多多等特色電商平臺的崛起,電商服務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微商的熱度也在不斷消退。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學生仍然為微商的主要經營群體,其帶來的利用也不容忽視。對此,針對微商的認證漏洞;門檻低,安全體系的缺失;單一化的營銷模式等問題,相關組織還應加大研究力度,鼓勵學生微商建立自己的公共品臺,加大宣傳力度;注重廣告質量,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優化宣傳內容,吸引更多買家的關注;處理好與買家之間的關系,借助微信朋友圈的優勢,拉近與買家間的距離,從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信譽。
與此同時,校園微商群體也應從自身出發,樹立起良好的誠信經營意識,積極借鑒成功電商的營銷經驗。通過誠信獲得顧客的信任,贏得口碑,為自身的長遠發展取得保障。微商應結合自身產品、規模、市場前景等因素,為自身量身定制產銷計劃,面對不同消費群體,創設個性化服務體系,從而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2]。
現如今,網購已成為人們生活的組成部分,但比起微商,大部分人還是樂于在正規官網或旗艦店購買商品,一方面是對微商成堆打包劣等產品而望而卻步;另一方面也是對微商不夠了解。鑒于此,校園微商可借助校園平臺,以生活為切入點,加大宣傳工作,通過產品特色與周到賦予打動顧客,在經營網店的同時也能夠豐富自身閱歷,為走向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校園微商應當充分意識到顧客滿意的重要性,在學習中收獲經驗,改善經營現狀,有效轉變人們對于微商的固有看法,從而使校園微商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鑫,陳扣洋,陸佩藝,顧宇昂.校園“微商”現狀調查及營銷策略研究——基于YGY的數據調查[J].河北農機,2019(12):104-105.
[2]孫燚,張振艷,劉曉君.校園“微商”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08):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