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霞
摘要: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網絡語言應運而生,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應用網絡語言,使得網絡語言的受眾群體急劇擴大。與此同時,網絡語言的廣泛應用給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唯有正確認識網絡語言,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進而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文將闡述網絡語言的定義和特點,并重點分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重要意義,以期能夠充分發揮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為我國漢語言文學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發展;影響;意義
一、網絡語言的定義及特點
網絡語言有別于傳統的語言形式,是人們在網上聊天中所使用的特定語言,具有親民化、通俗化、詼諧化的特點。網絡語言融合了文字、數字、字母、圖片等多種元素,在網民之間的交流中越來越常見,如3344(生生世世),7878(去吧去吧),GG(哥哥)等,這些網絡語言的應用能夠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讓網民產生親切感,增加彼此之間的互動,使其思想達到互通。還有一些網民為了標新立異而變換了詞意,這種網絡語言也十分普遍,譬如說稀飯(喜歡),斑竹(版主)。在特定的網民群體中應用網絡語言能夠讓使用者快速融入到該群體中,更易于得到他人的認可和接受,因此網絡語言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在社交中起到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加強網絡語言的研究已經勢在必行。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1、正面影響
首先,網絡語言的出現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注入新生力量,豐富了其語言表達方式。從文學發展的角度來說,網絡語言能夠利用不同的數字、字母、諧音等代替不同的事物或想法,比較生動具體地表達人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豐富了漢語言文學的語言表達方式,使漢語表達更加簡便形象,如圍脖(微博)、點贊(贊美、表揚)。其次,網絡語言使漢語言文學的表達更加生動化、形象化。如微信表情包,通過簡單的圖案表情,展示當事人的心情,讓人們消除面對電子產品的冷漠感和生疏感,使交流鮮活起來,身臨其境。這種符號表情能夠使人們清晰、明確地了解對方所要傳達的情感,與單純的文字表述相比,更能夠體現溝通中的人情味。第三,網絡語言使漢語言表達更加簡潔明了。網絡語言能夠充分運用數字、字母、諧音等代替過于復雜的表達方式,有效提升了文字的輸入和交流速度,區別于傳統較為死板的文字表達方式,在網絡交流中更加簡潔,提高交流效率。
2、負面影響
首先,從文字組成結構和形式上來說,網絡語言缺乏語言的規范性,部分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字進行相應的曲解,偏離了漢語的規范,對語文教育產生負面影響。一些網絡語言為標新立異,違背漢語言文字應用的規范要求,如“杯具”代替“悲劇”,電影《從天兒降》就將原本的“而”變成了“兒”,青少年在語言學習,培養和提高的過程中大量接觸網絡語言,吸收不規范的表達和詞匯,很容易對青少年差生誤導,使其養成不使用規范字和規范表達的壞習慣,對于正常的語言學習勢必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其次,在流行的網絡短語中,“醬紫”(替代“這樣子”)、“你造嗎”(替代“你知道嗎”),這些網絡短語很容易造成兒童在發音時出現口齒不清的現象,進而影響到兒童以后的交流水平。因此我們必須要對網絡語言的負面影響予以高度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對其進行監督,在豐富漢語言文學形式的同時,降低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消極影響。
三、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意義
1、促進漢語言文學表達形式的多樣化
網絡語言是對傳統語言文化素材進行創新、改編,能夠促進語言形式的多樣化發展。網絡語言的傳播非常快速,現階段已經變得非常流行,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要吸取網絡語言中合理、正確的表現形式,就能夠有效促進漢語言文字表達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取得更好地表達效果。例如菜鳥(差勁的新手)、給力(有幫助、有作用)、V587(威武霸氣)等網絡語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已經非常普遍,被人們所接受和認可。網絡語言中融入了各種英文、數字、符號、圖像等表達方式,只要正確引導,并合理使用網絡語言,就能夠賦予漢語言現代化時代的價值,促進漢語言文學表達形式的多樣化。
2、推動漢語言文學產業化發展
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受到網絡環境的影響,而網絡語言的出現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新時期,一定要明確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動向,抓住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機遇,積極面臨挑戰,樹立合理的漢語言文學發展目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網絡語言的積極影響來促進漢語言文學的產業化發展,促進漢語言文學的產業化發展才能進一步提升漢語言文學的影響力,同時增強漢語言的感染力。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要深刻認識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現狀,并總結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策略。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漢語言文學和網絡語言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體現漢語言文學的現代化特征。
3、推動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發展
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政治聯系和文化聯系更為緊密,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發展也成為了必然趨勢,可以以網絡為橋梁,探索出漢語言文學交流的新途徑,將網絡語言當作交流和文化傳播的介質。在這個過程中,網絡語言由于詼諧、形象、簡潔可以更好的被國外友人接納,降低不同國籍網民之間的交流難度,讓我國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更為快速的滲透到全球各個角落,被國外友人所認同,那么我國漢語言文學在國際上的傳播和發展就會更加的順利,傳統文化也會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語言的誕生和應用是網絡高速發展的一個標志,讓漢語言文學表達內容更加豐富,表達形式更加多樣,給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網絡語言對于青少年和兒童會造成一定的誤導,使其養成不良的發音和用字習慣,給語文教育工作造成了諸多的阻礙。對于網絡語言應加大研究力度,采取有效舉措來徹底解決漢語言文學發展問題,確保網絡語言與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保持協同一致性,推動漢語言文學朝著產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珺.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7,17(5)
[2]戈雙峰.探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26(10)
[3]張家華.論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4,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