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娟,羅東霞,陳岱文,黃耀奎*
(汕頭市中心醫院(中山大學附屬汕頭醫院)內鏡中心,廣東 汕頭 515031)
無痛內鏡是內鏡檢查前,將靜脈麻醉藥注入靜脈中,患者即能進入睡眠狀態,順利進行全面診療[1-2]。目前無痛內鏡診療是通過靜脈通路給藥調節的[3],對不同管徑留置針的選擇可影響麻醉過程。
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1日~2020年7月22日麻醉內鏡患者450例,胃鏡32例,腸鏡49例,同時行胃鏡和腸鏡369例。使用丙泊酚注射液麻醉。
留置針共3種管徑,分別是20G*29 mm/Z-G-55 ml/min(大管徑),22G*25 mm/Y-G-32 ml/min(中管徑),24G*19 mm/Y-G-21 ml/min(小管徑)(圖1-3) 。

圖2 三種管徑直觀圖

圖3 三種管徑近圖
隨機分組;觀察指標: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藥物外滲率,脫管率,穿刺疼痛分級。
使用SPSS 20.0,多組計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定性,多個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x2),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列聯表出現頻數小于5時,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統計(無x2值)。
三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入組患者年齡的單因素方差分析(±s)

表1 入組患者年齡的單因素方差分析(±s)
組別 年齡(歲)images/BZ_107_1590_2128_1607_2165.png±s df F P小管徑 48.68±14.93中管徑 49.98±14.05 2 1.360 0.258大管徑 47.88±14.52

表2 入組患者年齡,住院或門診情況比較(n)
不同管徑留置針首次穿刺成功率,脫管率、藥物外滲、堵管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比較:大管徑留置針首次穿刺成功率低于中、小管徑留置針;小管徑留置針術中脫管發生率高于大、中管徑留置針;大管徑留置針藥物外滲發生率高于中、小管徑;小管徑留置針術中堵塞發生率高于大、中號管徑留置針,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三種不同管徑留置針不良事件比較(n)
疼痛采用數字疼痛分級法(NRS)分為輕中重度[4]。不同管徑留置針穿刺疼痛分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小管徑留置針穿刺中重度疼痛比例較低(41%以下),大管徑留置針穿刺中重度疼痛比例更高(54%以上)。

表4 三種不同管徑留置針穿刺患者疼痛的比較[n(%)]
選擇正確管徑留置針關系到麻醉內鏡診療過程是否順利,更關系到病人生命系統維持,按照總體使用結果,本研究所有不良事件發生率位于國內類似研究中等水平[5-7]。
本研究小管徑留置針減少疼痛,增加首次穿刺成功率,但易脫管,堵管。大管徑留置針能防止堵塞,但增加穿刺疼痛感和藥物外滲,中管徑留置針流量能滿足麻醉過程給藥要求,減少疼痛、脫管、堵管、藥物外滲和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建議在麻醉內鏡中使用中管徑留置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