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光
(河南省永城市酂陽鎮中心衛生院 河南商丘 476600)
作為疾病診斷的金標準,病理診斷在腫瘤疾病確診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數字化技術在臨床診斷層面得以應用,其中全切片圖像掃描技術(WSI)能將載玻片圖像通過掃描轉化為數字圖片,便于網絡傳輸及遠程疑難病例討論[1]。但從臨床診斷實際看,大部分病理醫師仍習慣采用顯微鏡下診斷,WSI尚未在臨床得到普及。為探究WSI臨床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收集150例連續診斷組織學病例,并總結匯報研究結果。
按照納入標準,選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連續診斷組織學病例共150例,男患者65例,女患者85例,年齡最大為86歲,最小為15歲,年齡均值為(48.63±4.72)歲。150例患者共包括230張病理切片,其中185張為HE染色,25張為亞甲基藍染色,20張為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采用PRECICE500B全自動數字切片掃描系統(北京優納科技有限公司),對150例組織學病例切片進行數字化掃描,選擇20倍物鏡,然后在電腦屏幕上對數字化切片進行閱讀,獲得最終的診斷結果。然后采用常規病理切片的方式在顯微鏡下觀察,得出病理診斷結果,與數字化切片病理結果進行對比。
病理診斷結果由2~3名病理科醫師在電腦上閱片后然后確定結構,并對顯微鏡下常規病理切片結果予以判讀。免疫組織化學判定標準:觀察陽性細胞比例,評估染色強度,顯色細胞數積分*細胞顯色深淺記分乘積表示積分數,0分表示為(-),1~2分表示為(+),3~4分表示為(++),6~9分表示為(+++)[2]。
研究涉及數據均在SPSS22版本軟件包上處理,采用平均值±標準差(x±s)的形式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予以表示,檢驗用獨立樣本t;X2用于計數資料檢驗,表示方法為%。獨立樣本秩和檢驗適用于計量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情況,將0.05作為界限,<0.05表示差異顯著。
WSI病理切片與常規病理切片病變種類診斷完全符合率達到94.0%,部分符合率達到2.7%,具體見表1:

表1 WSI病理切片與常規病理切片診斷符合率比較(%)
隨著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病理診斷工作也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WSI技術應運而生,其核心為數據化,而傳統載玻片病理圖像信息則為病理診斷數字化的實現提供了必要的數據支。WSI技術涉及到數字化閱片、圖像分析以及信息管理等,其打破了傳統病理診斷的局限,能夠實現遠程病理會診,為學術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3]。此次研究比較了WSI病理切片與傳統病理切片診斷符合情況,結果顯示完全符合率達到94.0%,體現了WSI病理切片的準確性。對不符合的數字化病理切片進行分析,考慮其與以下因素有關:1.診斷癌前病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出現誤診;2.WSI掃描時需要在20倍物鏡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會對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綜上所述,在臨床病理診斷中應用全切片圖像掃描技術,能在確保診斷準確率的基礎上,為數據的保存、傳輸提供便利,可實現遠程會診,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可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