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余慶縣白泥中學 貴州 遵義 564400)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進步,初等教育的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地理是一門典型的文科學科,也是我國中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在過去應試教育的影響之下,中學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依然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雖然近些年來,經過了一些列的素質教育改革措施之后,中學地理教學的質量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就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言,依然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2.1 難以得到足夠的重視。地理雖然是中學教學的重要學習科目,但地理在考試中所占的分值較低,在考試依然作為考評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成績最重要的現實之下,地理很難充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這是我國中學地理教學缺乏活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2 教學模式僵化。雖然國內正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但應試教育對我國教育體系影響依然沒有完全消失,考試依然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面臨的最重要的目標。所以,中學地理教師依然還是將提高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而學生的學習也以提高自己考試成績為最終目的。這使中學的地理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從而陷入僵化的局面。
2.3 學生參與度不高。由于地理教學的課堂氛圍過于僵化,很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上提不起精神,更難以對地理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經過大量的調查,不難發現中學地理課堂中,教師總是在機械化的講解書本知識,而學生也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的地理知識,多數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方法都是死記硬背,不求甚解。
2.4 未充分結合現代化教學設備和途徑。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為教師提供了廣泛而靈活的教學途徑,然而在實踐教學之中,很多地理教師都沒有將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加以充分利用。
3.1 加大對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要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大對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摒棄過去將地理科目當作副科來看的做法,這是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的前提。
3.2 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優化地理課堂的課堂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為前提,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避免機械化的講解。相較于其他教學科目,地理課程量的安排一般都比較少,這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也相應較少,單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對師生之間交流的重視程度不夠。要活躍地理課堂教學的氛圍,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關鍵,只有拉近了教師同學生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
3.3 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計算機技術的進步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新思路和新方法,多媒體教學設備便是有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進步和質量穩步提高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之一。我們知道,地理學的很多知識都需要為學生建立一定的立體感。在一些地形的判斷中,以往都是通過二維的課本來判斷的,比如山脊和山谷都是借助等高線來判斷,這雖然是地理學中最常見的方法,但對于初步接觸這方面知識的學生來說,會相對削弱他們對于山谷和山脊真正意義的理解深度。如果對多媒體設備加以合理利用,是完全可以為學生建立一些三維的圖形的。而且,通過對一些網上共享地理教學資源的收集,我們也可以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眼界,并使他們逐漸建立起對地理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提高自己對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的駕馭能力,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為學生全方位的展示地理知識。
3.4 注重課本知識同實際生活的結合。素質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建立起課本知識同實際生活的聯系,這對于學生理解和應用地理知識非常重要。當前國內的地理課堂教學很少注重生活實例的展示和講解,這當然不利于地理課堂有效性的提高。事實上,地理知識對實際的生活影響非常之大。比如,在講解有關地殼運動方面的知識時,我們可以以日本建筑物的牢固性作為切入點,層層遞進的為學生揭開地殼運動對現實生活的影響。日本的建筑質量非常之高,這和其處于地殼活躍地帶,常年有地震隱患分不開關系。
綜上所述,地理是中學中一門典型的文科性學科,地理知識同人們的實際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建筑等行業的開發過程中,地理知識一直都是人們首要考慮的重點。面對新世紀對我國教育提出的時代要求,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素質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的背景之下,只有加大對地理教學的重視,加強地理教師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才能更好的提高地理課堂的有效性,也只有如此才能滿足教育現代化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