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茂名市光華小學 廣東 茂名 525000)
美術屬于藝術類的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學生的審美觀念尚未完全形成,對于小學美術教師來說,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尤為關鍵,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當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感受美術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能夠提高審美素養和核心素養。
藝術作品的鑒賞課是提高小學生藝術鑒賞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徑,由此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種課堂開展方式,來啟發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鑒賞,從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斷,同時好的作品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也可以學習和借鑒名家作者的構圖和配色等等,為形成良好的藝術鑒賞能力,提高美術的繪畫水平奠定了基礎。
例如,教師在進行《神奇的大世界》一課的教學時,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引領學生感受神奇壯觀的景象,并且養成敢想敢畫大膽表現的繪畫習慣,因此教師通過給學生展示一些畫壇名家的美術作品并引導學生進行品鑒和賞析,比如亞明先生的《長江頌》,用灑脫的筆墨描繪出長江及兩岸的壯麗景色,氣勢浩大,排山倒海,就是一幅非常契合“大世界”“大手筆”的教學主題的美術作品。學生通過欣賞藝術作品結合教師對作品的背景以及一些典型畫法的介紹,與畫壇大師通過一幅幅畫卷進行了靈魂的溝通,對學生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作用,同時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創作靈感和興趣。
世間萬物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之處,也就是說美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是源于現實生活的,因此,任何美術作品,都是或多或少地從生活中受到了啟發,一定程度上也美化或者反映了現實生活的某些方面。為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將美術與生活相結合,結合現實生活的實例,對一些美術現象加以較為通俗的講解,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汲取靈感,激發創作興趣,完成自己的藝術創作。
例如,教師在進行《圓圓、方方和尖尖》這一課的教學實踐時,為了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和理解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性狀,教師可以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來對學生加以啟示和引導。比如生活中圓形的物體有車輪、太陽等,方形的物體有電視機、電腦、冰箱等,三角形的物體有三明治、倒三角酒杯、彩旗等等,并且為學生展示實物或圖片,同時可以向學生提問教室里或身邊,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哪些物品是方形的?哪些物品是三角形的?學生通過觀察并且聯系生活實際,很容易對這三種形狀加以界定和區分,并能夠在創作過程中參照現實生活的物品加以借鑒模仿和參照,將美術作品與現實生活進行了有機的融合,同時也提高了綜合素質。但是小學生涉世未深,對社會和生活的感知較少,因此有時對于作品中隱含的一些生活元素和背后的意蘊內涵可能不能夠完全解讀或者準確解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學會透過生活的表象去感知隱藏在美術作品中的深刻內涵,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念,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素質教育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而提升核心素養,對于小學美術教師來說,應當打破傳統美術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由大膽地創作,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美術創作的同時也培養和鍛煉了創新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請你認識我》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時,應當跳脫出傳統的教學思維的局限,讓學生自由創作出自己的畫像以及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設計,可能有的同學會從自己的外貌入手;有的同學會另辟蹊徑,將自己的性格比喻成某種小動物,獅子、兔子、小貓、小狗等等,用動物的肖像代表自己的形象;也有的同學可能會著重描繪刻畫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籃球、足球、彈鋼琴等等。由此課堂的作品展示就會豐富多樣,同時不同學生之間也有了思維的交流碰撞。在設計自己的名字時,除了名字的字體,學生還會用到不同的顏色,教師可以在此時對冷暖色進行一定的科普,比如冷色有哪些,會代表什么樣的形象和性格;暖色有哪些,可以象征什么性格,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態度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顏色進行名字和作品的設計,與此同時也對冷暖色產生了比較形象生動的理解和認識。在有效提升了學生創作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改革及素質教育的發展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要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并且不斷進行創新實踐,優化教學內容與方式,激發小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小學美術教學對于提升小學生的審美修養與核心素養也有著不容忽視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地鑒賞藝術作品,結合現實生活的元素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并且培養學生大膽創新表現作品的創作習慣,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