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桑棗中學 四川 綿陽 621000)
小組合作是指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部由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并解決問題的方式。雖然此種方法廣泛應用于課堂,但是也有許多問題出現。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太多重視學生的中心地位,忽略教師指導。實際上,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才會提高小組合作效率,而且初中數學知識抽象性和邏輯性高,若是僅依靠學生的自主討論和知識基礎還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加上教師沒有進行指導,只會創新教學形式,而不會提高學習效果,因而小組合作需要教師的指導。
有時教師會在分組過程中分配一些學習水平差不多,心里認可度高的學生在一組,但是此種分組方式不利于有效發展全體學生,也會影響小組合作的效果。就初中數學知識而言,當中有許多抽象性高的知識,學生理解存在一定難度,需要教師及時的指導,有層次地劃分學生。各個小組中,學生的層次要分明,同時也需要有個別學生有較強的指導力和執行能力,如此才能夠引導學習水平比較低的學生參與合作學習。執行力強的學生帶領可以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學習,從而讓整個小組以及整個班級都能夠進步。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課本中的《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內容時,教師需要科學地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才能夠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選出小組中執行力較強學生帶領組內成員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并整理好收集的數據,再利用計算知識,將數據變為統計圖,如此合理科學地合作,才能夠更好地學習本節內容的知識。由此可見,教師科學合理的分組合作,也是指導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方式。
教師先要確定好合作中學習的主要內容和中心內容,并設計好小組合作的環節,讓學生能改有一步一步地理解和學習,才能夠開展小組合作。與此同時,教師階段劃分學生的小組學習,在不同的階段講授主要的內容,引導學生根據制定的步驟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深入學習和了解課程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分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如果不自己參與小組合作,進行有效指導,就很難了解各個部分的內容。例如,在教學《圓》的課程內容時,點和圓的關系、弧長和扇面面積等都是當中重要的章節內容,需要教師對本課內容進行分段,引導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學習點、面、線等知識。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學會相關的知識,但是對于弧長、扇面面積內容的學習,因為課堂中沒有實物,所以學生的想象力要很抽象,與此同時,學生并不清楚本節“母線”等概念,學生的學習難度就會提升。因此,老師需要有效指導學生學習本節內容,幫助學生打好扎實的基礎,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幫助下更快掌握數學知識。
數學課堂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更多的是讓理解能力、互動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帶領理解能力比較差、互動能力弱的學生學習,并認識自身的不足,讓后者學習前者的學習思路。因而,學生的表達水平和接受度是提高小組合作效益的重要部分。一般情況下,小組合作的組長都是表達水平好和接受能力快的學生,由此可知,教師需要在小組合作中擔任組長的人選應該是激勵能力、分辨能力強的學生,加上有效的指導,才能夠保證小組合作取得成功。
老師科學分組,安排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指導學生學習。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下,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策劃者,需要在小組合作中指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且小組成員要和諧相處、合作。教師先要讓學生建立合作的意識,對合作的目的和步驟有一定了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數據的分析》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游戲,讓學生先積極參與游戲,然后再讓小組成員在游戲中幾組有相關性的數據,其他成員按照說出的數據,展開畫圖活動,并對圖中的數據的趨勢和波動程度進行觀察。運用小組游戲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如此教師有效指導小組合作的方法,既能夠引導學生互動交流,加深相互的情感,還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相關數學知識,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度。
現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小組合作以一種創新快速的學習方式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但是因為傳統教育方式深入人心,學生還不能適應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起初學生沒有合作的習慣或者不知道怎么合作,進而會降低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的講解缺失,無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主動學習。因此,面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引起重視,充分發揮好自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對小組合作學習全面了解,并讓學生盡快適應此種學習方式,并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做好充分合作學習的準備,從而高效開展合作教學,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效果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初中數學課堂必不可少的教學方式,利用小組合作能夠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學習以及正確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從而學會合作。同時有效將集體作用發揮出來,讓學生吸收借鑒他人的優勢,并對錯誤及時糾正。但結合教師的指導才能夠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從合作方法、合作時機、合作科學性等出發,有效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