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高級中學校 重慶 涪陵 408000)
高考形勢非常嚴峻,而高中歷史涉及的方面又非常廣,學習知識非常多,學生在復習過程當中很容易出現沒有目標的狀況,導致學生學習的狀態非常的不穩定。在高中階段沒有一個穩定的學習狀態是非常不好的現象,所以教師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的吸引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能夠穩住自己的心態完善自身的不足。教師要通過學生在學習當中的需求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不斷見證自己的成長和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也要對努力的學生給予一定的鼓勵,讓學生的信心能夠得到增加,形成一個更穩定的學習狀態,備戰高考。
而在歷史學習過程當中,學習的東西大多是非常反復的內容,導致了學生精神疲勞的加劇。所以如何讓學生擺脫這種反復的學習狀態,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是現階段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教學的內容通常是通過教學的方法來向學生進行傳遞,教師可以在傳遞的這個過程當中進行創新,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接收歷史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也能夠培養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教師通過全新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用更獨特的眼光看待歷史事件,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也能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更快的進入到正軌,適應即將面臨的高考。
例如,在學習《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將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進行分類,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從一條條思維導圖的訊息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復習,然后舉一反三,在之后的學習當中運用這種學習方法,真正掌握思維導圖的用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憑借的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可以在之后的學習當中更好的運用和記憶歷史知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高中的壓力非常大,學生常常會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現階段學習成績不夠優異而導致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會引發學生在現階段的學習動力不足,在即將面臨高考的這段時間里,學習動力不足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下降,并且打亂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生來說非常不利。所以教師針對這個情況需要從學生自身出發,通過鼓勵學生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學習的收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學習當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
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通過“壓片戰爭的導火索是什么?”“鴉片戰爭有什么樣的意義?”等相關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在教學提問的過程當中,面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該學生傾訴自己想法的機會,充分的尊重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學習成果被驗證。然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于積極的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能夠在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真正得到收獲,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同時教師也要針對大部分學生會犯的錯誤對學生給予建議,讓學生能夠盡快改正自己的不足,在學習過程當中完善自身。
現階段學生和教師之間彼此的了解程度并不夠深入,導致了教師在教學當中常常出現教學策略上的失誤。教學策略在學生學習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更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傳統的教學當中,通常采用單一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導致了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出現教學策略與自身不相匹配的情況,學生學習的效率下降,同時也伴隨著自信心的降低,對學生有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教師在現階段深入了解學生,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非常有必要。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在教學當中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
例如,在學習《抗日戰爭》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后對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分析,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于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快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抗日戰爭這篇課文的時候,對課文進行自主的拓展,和之前學習的國共十年對峙進行結合,將課文進行有機聯系。而對于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讓該部分學生從關鍵的字句入手,對《抗日戰爭》進行更細致的學習,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還要鼓勵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弱的學生共同學習,讓學生一幫一來減輕學習的壓力。
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先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對于歷史的主觀感受以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再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之后,教師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通過趣味、多樣的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在歷史學習當中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其次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表現做出正確的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當中還要重視教學策略的開展,教學策略可以極大地保證學生學習方向的正確性,為學生提供最大的保護,同時教學策略也是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