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明
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背景下,利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籌集資金已成為緩解政府資金問題的重要渠道之一。伴隨我國經濟騰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數量和規模均呈現快速增長,然而由于邁步較快,其內部財務治理結構已不能滿足管理需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隱含債務風險等一系列問題受到政府、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目前的國民經濟體制改革日漸深化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相關舉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財務管理體系構建和完善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1)融資平臺市場定位不明確。由于融資平臺存在的特殊原因,導致其市場定位不明確。部分融資公司既不屬于企業形式,也不屬于事業形式。在這種情況下,融資平臺沒有一個具體的模式來制定公司管理制度,地方行政部門也沒辦法使用相應的職權進行監管。使得融資平臺的經營模式得不到標準規范,無法更好的輔助地方政府繼續發展,增加了地方政府的企業治理難題。(2)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債務風險隱患。2015年以來,隨著財預[2017]50號、87號文等相繼出臺,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管理和防范債務風險的要求更加嚴格,對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因為部分地方政府的沖動投資以及制度的松散造成了一些地區的債務規模仍然很大,且呈現加劇態勢,地方債務的增長速度已經大于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速度。前幾年地方投資模塊加大,為了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平臺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獲得了銀行的貸款,同時也積累了很多的銀行債務。地方政府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平臺只能從銀行借貸,償還債務,這種滾雪球般的循環導致了過度的負債。以云南省某地方城建投資集團為例,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三年的還貸分別為28億、39億和53億,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果平臺公司無法籌集到新的貸款,那么就可能會導致無法及時償還積累的債務,進而導致地方財政的債務風險。(3)會計內部控制不足。會計內部控制不足一直以來都是地方政府財務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融資租賃平臺雖然以企業形式存在,但是,其企業制度和會計管理制度卻不夠完善,平臺內部管理與控制工作缺乏可靠保障,容易發生運營風險。并且平臺的經營與管理和政府之間存在定位不清、權責不明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融資租賃平臺內部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極易引發內部控制與管理問題。
(1)不斷優化企業的扶持政策。不斷優化企業的扶持政策,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融資風險,不僅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且對國家金融穩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地方政府需不斷調整政策,完善融資機制,適當放寬政府的財務補貼政策,做好企業發展的支持與扶持工作。對現階段我國的政府融資平臺進行分析不難看出,政府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的針對性防控措施還比較欠缺,因此還需要提升針對性防控措施的質量及形式,促進融資行為向規范化、多元化發展。(2)強化財務管理監督力度。其一,關于企業的財務部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形式是公司的形式存在并且注冊的。而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角度看,其本質可以理解為是企業。所以地方政府按照公司的名義融資。其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部分。一般情況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適合行政事業管理機構并存的,這些都是政府直接管轄的行政事業單位。大部分都是政府人員身兼數職,對于其出現的費用就必須要用行政事業單位來進行會計核算工作。(3)加強會計內部控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內部控制體系是識別、評估以及控制風險的有效手段,融資平臺作為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內部管理與控制體系,為平臺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證。同時,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管理與控制的策略也有利于梳理企業管理流程、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為管理者科學、合理的決策行為提供必要準備。實踐工作中,相關人員應參考成熟企業的管理規范,對現有的管理與控制模式進行升級與改造,使其滿足企業生產與經營發展的需要。此外,為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與控制,需要管理人員對融資制度、會計制度以及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注重融入新時期財務風險的相關規定,以此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內部水平。同時,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可為政府的投資管理行為提供有效參考,具體經濟活動中,政府通過平臺進行融資,并將資金投入到項目建設中,而完善的制度體系可對相關流程進行有效監督與保護,促進資金應用的安全性。
建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不僅有效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解決資源配置中的企業發展支持問題,同時也為地方公益事業服務設施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制定更長遠的投資目標。為地方政府與市場經濟之間建立了一座溝通橋梁,注重對其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施以有效防控措施,幫助經濟市場擴大融資主體,不僅激活了融資市場交易,更進一步擴大融資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