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赫章縣平山鎮初級中學 貴州 赫章 553208)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尊重并關愛每一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做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師益友。重視對初中生的數學提問能力的引導,能夠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中帶著質疑去思考,更好的理解數學基礎知識,對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都有著積極影響作用,需要教師加強實踐探究分析,找出最適合初中生的數學課程提問能力指導的方法。
1.1 學生勇氣不佳,認為教師不會單點自己。教師在課堂上樹立自己的權威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約束與引導學生的基礎性條件。但也正是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從而導致學生不敢在課堂上提問或發言。一些數學成績一般的學生存在學習困難以及知識點的疑惑,很有可能會因為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望而生畏,認為自己會觸怒教師。還有部分學生會認為教師嚴厲是因為包容度不夠,自己如果質疑或提問的數學知識出現錯誤,就會導致自己的提問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1.2 課堂教學理解錯誤。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初中數學課堂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的聽取教師講臺上的講授,教學過程忽視引導學生展開提問的重要性。這樣課堂教學形式被師生們理解錯誤了,形成學生大都欠缺獨立思考及展開創新思維的意識和能力,久而久之,學生面對疑問也缺乏探索研究精神,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使得教學效果達不到理想的目標。
1.3 數學教師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薄弱。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借助于教輔設計教案,根據教輔上的練習對學生進行提問,使得學生沒有主動提問的機會.除此之外,部分數學教師對待學生一視同仁,沒有意識到學生自身的獨特性,學生實際情況與接受知識的速度存在差異,提問的水平自然有所不同,教師一視同仁的教學模式直接導致“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了”的現象發生,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主動提問失去信心,累積的數學難題越來越多,教學成效自然甚微。
2.1 營造寬松的思維環境,引導學生產生提問意識。寬松的教學環境是提升初中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基本前提,因為學生的身心狀態會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活躍度。試想一下,如果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上十分緊張、害怕,內心盼望數學課快快結束,那么他們顯然是無法展開數學思考與積極提問的。但是,如果學生十分享受數學課堂的寬松環境,喜歡與教師、同學分享觀點與思維,那么他們便能自主生成數學知識,在此過程中產生提問意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營造寬松的思維環境,引導學生進入最佳思維狀態。
2.2 注重教育趣味性,引導學生交流活動。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必須要突出教學趣味性,讓學生通過趣味性互動,真正融入到數學知識體系中來。從教學實踐來看,當前初中教育也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導致教學氣氛相對較為沉悶,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并培養學生提問能力,是現代初中數學教育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組織初中學生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設計“趣味問答”“趣味游戲”,將游戲與初中數學知識融為一體,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與特點,提升數學教育綜合水平,切實提高學生綜合學習水平,適應現代初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發展需求。
2.3 課堂生活化,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易化。教師可以將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運用生活例子向學生講解初中數學知識,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讓學生更加方便快速地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內容。例如,教師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課的教學時,可以模擬一個商場的生活場景,設定某些商品的具體價格與數量,然后讓學生根據已知的價格與數量自己設立有關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問題并解決。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正確的解題步驟,確定正確的數量關系,糾正學生的錯誤解法,讓學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會正確的解題步驟,使學生能夠較為清晰地理清復雜的數學問題中的關系,在生活化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
2.4 注意設計生動的數學教學情境。對于初中生來說,初中數學在內容上比較抽象,特別是與語文、英語等學科相比較下,初中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想象能力的要求要更高一些,也就意味著,學生主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才能夠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所以在初中教師開展數學教學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生動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比如說,在教學《統計調查》的時候,可以在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以顯示內容為例子,不限制學生借助任何電子設備,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一個小規模的社會調查,并在每組學生上臺匯報調查結果的時候,與學生進行互動,并適當提出一些調查相關的數學問題。對于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提問的習慣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因為難度較小的問題毫無意義,而難度較大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
2.5 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適當評價。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鼓勵。如果教師對于學生的提問不置可否或者當面進行打擊,必定打擊學生的提問自信,自然而然學生也不再會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因此教師要明白學生的心理,對于他們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正確評價,激發他們積極性,不斷鼓勵、培養他們的提問能力。
總之,學生具有了主動提問的能力,才能激發其探究欲望。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及具體教學內容,營造輕松愉快的民主教學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