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實驗初級中學附屬小學 江蘇 盱眙 211700)
導入是英語課堂的起始環節,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教學效果。目前一些英語教師的課堂導入模式不夠科學,或直接講述新知,或程式化現象明顯,導致課堂導入的功能得不到發揮。針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需充分明確課堂導入的價值,充分考慮章節教學內容與學生身心特征,科學設計課堂導入方案,促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探究積極性得到增強。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講,原有認知結構會對學生的新知學習產生較大影響。在英語課堂導入階段內,通過復習新知識,能夠將學生原有知識背景、生活經驗等有效激活,提高新知識的學習效率。但舊知導入并不是對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簡單羅列,而是巧妙利用與新知聯系較強的舊知識,引導學生建構起對新知學習的興趣,改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學習三年級下冊《Howoldareyou?》一課時,由于上學期已經學習過“Cartoontime”部分的相關內容,學生學習難度較小。為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導入環節內教師可組織開展“Freetalk”活動。教師提出問題“Canyoucountfrom onetoten?”學生們紛紛給出相應的答案。之后,教師呈現新的知識,“Xiaomingissix,howoldareyou?”學生經過剛才短暫的練習,已經融入到對話情境之中,結合自身年齡情況,快速做出回答。通過這樣的導入設計,學生能夠對已學知識有效復習和鞏固,又可調動學生對新知的興趣。同時,從數字引入到年齡,新舊知識過渡較為自然,學生能夠對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切實感悟,向原有認知結構中同化章節新知識,促使學生的新知識學習難度得到降低。
小學生較為喜歡游戲,通過游戲活動的實施,能夠顯著發展學生的智力與身體。因此,英語教師需深入分析章節教學目標,將類型多樣的趣味游戲設計出來,促使學生的已有知識得到激活,內在學習動力得到增強。同時,游戲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也能夠得到強化。但需注意的是,游戲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且設計較為簡單的游戲規則,這樣游戲導入的價值方可以得到凸顯。例如,學習三年級下冊《Whattimeisit?》一課時,教師可將猜謎語游戲設計出來。課堂開始之后,教師結合鐘表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謎語,如“它沒有嘴巴,但它卻會說起床、起床……”。面對這樣新奇的教學活動,學生的探究興趣紛紛調動起來。借助于游戲將“Clock”引入進來后,教師對教具鐘的時針、分針等隨意撥動,提出“Whattimeis it?”這一關鍵句型,開始新知識的教學工作。再如學習三年級下冊《Onthefarm》一課時,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組織開展競賽游戲,引導學生自由結成小組。小組成員通過交流討論,對已經學習過的動物單詞、水果單詞等搜索與搶答,最后選出回答最多的小組,給予相應的精神激勵。本種游戲活動巧妙利用了小學生的競爭心理,可顯著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學生在游戲活動當中,也鞏固了舊知識。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講,外部刺激與心理活動是個體認識的產生基礎。游戲導入的實施,充分融合了外部因素與心理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高效記憶新的英語知識。
新知教學之前,教師可將與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的歌謠呈現給學生,給予學生強烈的聽覺刺激,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英語歌曲的旋律、節奏生動鮮明,與小學生的需求愛好所符合,能夠將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充分調動起來。學生英語歌曲學唱實踐中,也能夠牢固記憶英語知識。例如,學習三年級上冊《Happy NewYear!》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向學生們播放“HappyNewYear”這首英語歌曲。本首歌曲具有優美的旋律,與本課教學主題十分契合,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過來,給予學生良好的聽覺感受。同時,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為后續教材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英語歌曲的語言組塊朗朗上口,十分適宜小學生的識記活動。完成新知講述工作后,教師可對本首歌曲再次播放,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達到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目前,教育領域內多媒體技術得到深度應用,打破了常規語言教學的束縛。語言知識的抽象性較強,部分小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因此,可將多媒體導入運用過來,以圖片、視頻等諸多形式生動呈現知識內容,創設直觀形象的課堂情境,給予學生強烈感官刺激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學習三年級上冊《HappyNewYear!》一課時,學生們已經有過新年的生活經驗,為充分利用這些經驗知識,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播放一些新年的節日風俗,如放鞭炮、掛燈籠等。這些視頻的感染力較強,可迅速營造出歡快、愉悅的課堂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你還知道其他的新年風俗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紛紛給出回答。一些學生說:“新年要互相送禮物。”教師適時的引入章節新知識,促進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建構。
綜上所述,目前涌現出較多類型的課堂導入模式,不同導入形式具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小學英語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契合度最佳的導入形式,提高課堂導入質量。同時,英語教師要定期更換導入形式,避免長期沿用,否則學生容易有審美疲勞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