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學 福建 南安 362300)
為了較好地適應教育改革,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通常采取“灌輸式”,教師翻譯閱讀文章,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效率不高。離開了教師,學生的翻譯水平并不高,學習效率也不高。因此,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1 教學模式相對單一。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倡高中教師以靈活的閱讀教學模式指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把英語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們,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對英語課文進行深入理解,學生沒有可以獨立進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無法有效激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基本上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沒有深層次地理解英語閱讀,對于英語課文文化與滲透認識不夠深入,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理解能力、探索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
1.2 英語閱讀方式有所欠缺。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的問題。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缺乏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引,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以至于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不夠理想。此外,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教師都是以知識的傳輸為主,學生的主體位置沒有被充分顯現出來,導致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參與性較低,進而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2.1 整合教材,全面培養英語思維能力。三年的英語教學,必須依托-一個好教材,才能讓學生有所依靠。但高考并不拘泥于一本教材,這給英語教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但也給教師備課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英語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語言的教學是以情景為依托的。要讓課堂生動鮮活,教材必須與時俱進。同時,各種教材要適當取舍,全面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筆者在北師大版的基礎上還使用了牛津教材NewHeadwayEnglish(語言地道,詞匯豐富,題材接近英美人真實生活),StudioClassroom(話題與時俱進,外籍人士主講,語言地道,文化背景介紹多),及自編材料(話題與時俱進,以名人演講和影視作品為主,體現真實的英語思維方式)。在復習中,筆者我還選用了以話題為綱復習詞匯和寫作的《紅魔英語》,并以此為基礎的自編材料(以名人演講和影視作品為王,體現真實的英語思維方式)。
2.2 在閱讀前,活躍學生的思維。閱讀前的這段時間就是導入環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閱讀前活躍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該環節直接影響到整個閱讀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花一些精力在導入環節中,把活躍學生的思維作為重點內容,使學生可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加強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可以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和延伸,加深對課文相關文化和背景知識的掌握,從而為后面的課堂閱讀教學做好鋪墊。如:利用音樂導入、新舊知識銜接、提問導入等手段,進而活躍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講解“Unit3Lesson1SpringFestival”時,在閱讀前,教師可以提問一些具有較強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們,如:Howdo youcelebratetheSpringFestival?What'syourfavoriteactivityduring theSpringFestival?等等,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2.3 借助巧妙的課堂提問。教師提問的問題必須是有效問題,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幫助的。提問數量不一定多,但是提問質量一定要高。教師提問的問題應該以參考性問題為主,使學生學會思考,勤于探討,避免盲目跟從別人的觀點。高中英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質疑問題的答案,敢于批判,深人思考問題。
例如,高中英語“Unit5HumansAndNature”中的“Lesson1 ASeaStory”講述了主角與兄弟出海后遇到了大漩渦后逃生的故事。教師在講述時可以提問學生:“主人公真的經歷過這些嗎?你相信他嗎?為什么?”,教師可以根據故事提出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合適的反饋,多贊揚少否定,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如果學生不能回答某些問題,教師可以耐心地給予提示,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4 在閱讀后,深化學生的思維。閱讀后主要是指每節閱讀課結束以后,閱讀教學的結束階段。在該階段,教師需要趁熱打鐵,對學生的思維發展進行延伸和深化。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實際教學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話題討論、自主發言、設置問題、誘發深思等形式,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解完“Unit8GreenLiving”以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進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延伸和深化:你能從課文中學到什么?你在課文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在學完課文以后,對課文的內涵進行分析和挖掘,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整合教材,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得到發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成為高素質英語人才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