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章紅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開發人的潛力,并通過對優秀人才的培養來促進各個領域的經濟發展,另外,經濟的快速發展還能夠對教育的產生發揮出推動作用。改革期間,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獲得了明顯提升,并且還實現了同世界經濟的接軌,其中,英語是各國之間展開交流的過程中必須運用的語言。所以,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水平,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分析我國英語教學同經濟飛速發展間的矛盾,在培養優秀人才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中針對基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高職英語人才培養改革路徑展開了分析。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區域經濟的飛速發展要求高職畢業生必須具備更高的英語水平,兩者呈正相關。這主要是由于經濟的飛速發展一定會提升企業的信息化和技術化,從而促進了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對社會中各個領域的從業人員的閱讀與口語表達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另外,還要求英語教育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功能。實用性是高職英語教學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學以致用才是根本目的。除此之外,一定要淘汰“啞巴英語”,注重綜合培養。為此,高職英語教學應該加強崗位英語教學,并構建一套完善的培養制度,從而讓英語教學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高職英語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形勢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因此,一些職業開始相繼被淘汰,從而導致有關的英語專業人才不得不面臨失業。然而,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在我國產業鏈的升級過程中,技術密集型產業立即代替了之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增加了對優秀英語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見,要想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就必須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為此,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經濟發展的具體需求,探究出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大量的綜合性人才,以此來符合地方經濟的長遠發展需求。
英語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為了促進經濟的平穩發展,高職院校一直在輸送優秀的人才,從而推動了經濟發展,另外,經濟發展也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升,這樣不僅能夠科學利用專業人才,而且還切實實現了文化教育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由此可見,兩者的結合為地方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以河北廊坊為例,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大多數外國企業紛紛到此進行投資,所以,增加了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基于此,高職英語教育向企業輸送了大量具備較強綜合能力的英語人才,以此來推動企業的發展,進而吸引更多的外企來此進行投資。此外,企業之間展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英語專業人才還能夠利用自身的語言優勢為區域發展獻出一份力量,比方說,介紹當地的貿易成果、地域優勢等,以此來增強其國際影響力,進而有助于推動廊坊經濟盡快同世界經濟接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英語專業人才的科學利用既能夠發揮出無法估測的廣告效應,同時還可以極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長江三角洲一帶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與外企始終展開非常頻繁的經濟合作,而且溝通交流也較多。所以,增加了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較強、充分了解貿易業務的商務英語人才。現如今,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加,因此,高職院校的教育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機會,實施專業定位,開設商務英語專業,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在考試中也要重點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將他們培養成優秀的商務人才,并非外貿專員。此外,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英語人才的培養也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細化專業,而且還應該明確職責。不僅如此,有關院校還應該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展開調查研究,適當地調整教學方向與內容,增加或者是刪減課程內容,重點培養一批外貿單證員。實際上,在我國日后的經濟發展中,必將會朝向全球經營發展,人才的多樣化需求直接決定著英語教學的崗位細化,比方說,涉外文秘、旅游英語等均會成為熱門專業。
英語教學課程一體化的實現主要是為了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相符合。比方說,可以舉辦各種形式的比賽,以比賽的形式來轉化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將技能知識轉化為專業知識,并通過學生將其體現出來。另外,還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們在比賽過程中做到敢說、會說、說流利,以此來增強其知識體驗。除此之外,課上,教師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將知識的講解與專業技能的培養進行有機結合,從而為他們的日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讓其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可以采取晨讀、英語角等方式進行課外英語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輸出與輸入大量的英語語言。不僅如此,還要以教師為主體,通過朗讀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還有一點需要加以強調的是,專業的英語實踐還能夠依托于互聯網展開廣泛、有效的互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及音頻、視頻軟件,讓學生展開交互訓練,以此來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在明確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實現“課”與“證”的統一,分析人才需求的方向,從而能夠實現對專業的精準定位。
為了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相符合,確保英語人才的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一定要提升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質量,尤其是要增強教學的職業化。然而,就當前而言,部分教師并不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難以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十分有必要構建一支素質較高的師資團隊。一般來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首先,選拔精英,特別是部分具有專業特長的人才,結合每名教師的專業特長與自身特點,讓能力較強的教師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其次,加大培訓力度。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可以就有關內容組織教師實地實踐,以此來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從而為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注重校企合作,推動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所以,在開展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校外的實踐基地,并在每學期組織學生展開實訓,鼓勵他們走出課堂,走向實際工作崗位,運用英語展開交流,從而有助于他們通過實踐工作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英語技能要求,這樣既能夠為其后續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熱情。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英語需求,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的實際能力培養相結合,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多元化,除此之外,還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核心,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開展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強校企合作,而且還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英語學習信心。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相應的環境,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實踐工作,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還能夠提升其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目前,隨著我國人才水平的日益提升,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另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的背景下,對英語水平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人才不僅要掌握某個行業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所以,市場對人才提出的需求開始向專業化與多元化發展。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力資源與科學技術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一種重要方法,并且還有助于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在開展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在培養復合型人才時,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外語水平和綜合素質。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英語應用能力較強的復合型人才除了能夠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還能夠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不僅如此,在培養復合型人才期間,教師還應該積極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視野,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且基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利用音頻與視頻開展課堂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最后,應該采用人才多樣化、科學化的評價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要想實現服務學生、社會和企業的辦學目標,就一定要根據地方經濟的發展特點與企業的用人需求來培養外語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校、企業和社會實現良性循環,相互促進,進而不僅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率,而且還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