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婕



【摘 要】整體思維是數學思維的重要形式。本文就整體思維在小學數學中的一系列表現,如:整體代入、整體聯想、整體替換等。突出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整體思維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整體思維;整體聯想;整體構造
在整個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生會進行很多的思維活動,如:數形結合、發散思維、推理能力等,培養用數學的眼光解決問題,而整體思維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通過對整體思維的學習,孩子不僅可以發現數學解題方法的多樣,也可以發現數學的簡潔美;在平常生活中,整體思維好的孩子,也能從整體、從大局著手處理問題,不是只看問題的局部或個體。因此,研究整體思維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顯得極其重要。
一、整體思維的定義
整體思維在辯證法中,又叫做系統思維,它認為事物是由各個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組織起來的整體,在解決問題時人們應該持有整體或者全面的觀點,不能以偏概全。
在數學中,整體思維又被稱為整體思想,就是要求我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應該從問題的整體性質出發,善于用整體、全面的眼光,把握各方面的關聯,將問題作為一個整體去思考,尤其突出對問題整體結構的分析,從而抓住問題的內在聯系,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探索,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整體思維在數學教學中一直存在,從我們小學學習的化簡與求值,到初中學習的解方程組,再到高中學習的等差等比數列,從代數到幾何……可以說,在數學學習中,整體思維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最基本的思維。
二、整體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
整體思維在小學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整體代入、整體替換、整體配對、整體聯想等。
(一)整體代入,簡化計算
整體代入法:在解決問題時,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者一些式子重新組合看做一個“整體”,并把這個“整體”直接代入其他式子,從而方便解題,簡化計算,避免運算的繁瑣和困難。
【例1】□+△=9,□+△+△+△=17,那么□=(? ),△=(? ? )。
分析:仔細觀察這兩個式子,若要從已知條件直接求出□和△的值,雖然可以,從1+8=9、2+7=9、3+6=9、4+5=9,把這些數一一對應,直到算出結果,可以算出但會有點煩,而細心的同學可以發現,如果把□+△=9看作一個整體,再整體代入后一個式子,得到9+△+△=17,得出兩個三角形的和是8,一個三角形就是4,再次帶回第一個式子,可以得出正方形是5,從而得出答案。
(二)整體替換,轉換思維
整體替換法: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我們可以將題目中某個式子或者部分,用其他形式來表示,替換掉原來的式子或部分,轉換思維,更方便解決問題。
【例2】學校買來5個足球和10個籃球,共計550元。每個足球比籃球便宜10元,每個足球多少元?籃球呢?
分析:這是一道很簡單但也很典型的整體替換。由已知條件,我們可以把籃球全部替換成足球,或者把足球全部替換成籃球。假設買的全部是籃球,一共買了15個籃球,5個足球替換成5個籃球,需要補50元,那么15個籃球一共550+50=600(元),那么每個籃球價格:600÷15=40(元),每個足球價格:40-10=30(元)。足球與籃球的互相替換,成功解決了問題,將難題簡單化。
【例3】一個籠子可以容納18只同樣大小的鵝和9只同樣大小的鴨,或者容納14只同樣大小的鵝和15只同樣大小的鴨。如果這個籠子專門用來裝鵝,最多可以裝幾只鵝?
分析:此題如果直接去求解,因為沒有給出鵝和鴨的關系,會不知道怎么去求解。但如果我們能把兩個條件中鵝和鴨的關系看成一個整體,即:18只鵝的體重+9只鴨的體重=14只鵝的體重+15只鴨的體重,兩邊減去同樣的14只鵝的體重和9只鴨的體重,那就可以求出4只鵝的體重=6只鴨的體重,兩邊同時減半,2只鵝的體重=3只鴨的體重,這時候問題就明了了,將鴨轉換為鵝,9里面有3個3,而3只鴨等于2只鵝,所以9只鴨的體重等于6只鵝的體重,整體替換回到第一個條件,18+6=24(只),所以最多可以裝24只鵝。整體替換,將鴨與鵝互相轉換,使題目簡單明了。
(三)整體配對,尋找規律
整體配對法:在解決一些排列有規律的式子時,我們可以首尾配對,或者交叉配對等,構成一個新的整體,尋找并發現規律,簡便題目的運算,從而求出結果。
【例4】1+2+3+4+……+100
分析:這是著名的數學家高斯,7歲時解決的題目。剛看題目,不知道如何下手,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題目的首尾是很有規律,且首尾項的和均為101,1+100=101,2+99=101……50+51=101。進而我們可以嘗試整體配對的方法,通過找出首尾項的規律,從而首尾配對求和,從1加到100有50組這樣的數,所以50×101=5050。
【例5】1+2-3+4+5-6+……+58+59-60+61+62
分析:看到這個題目時,我們首先從整體著眼,可以發現所求式子很有規律,兩個“+”,一個“-”,那我們可以3個數配對,也就是
1+2-3+4+5-6+……+58+59-60+61+62
=(1+2-3)+(4+5-6)+(7+8-9)+……+(58+59-60)+61+62
=0+3+6+……+57+61+62
=(0+57)×20÷2+61+62
=570+61+62
=693
(四)整體聯想,猜測論證
整體聯想法,在解題時尋求不同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從分析問題的整體結構出發,大膽的猜想,進而論證猜測,從而使問題的解決變得有據可循。
【例6】3×3的方格中,分別寫有0-8的數字,豎著讀時看做是由這三個數字組成的整數,橫著讀時,也看做是由這三個數字組成的整數,如下圖:豎著讀時,3個數分別是:36、147、258
橫著讀時,3個數分別是:12、345、678
現在,請在左邊的方格中寫入0-8這9個數字,其中0、2、6已經填入方格中,使豎著讀和橫著讀時的三個數的和相等。
分析:依據常規,學生拿到題目肯定會覺得不知道怎么做,需要學生先理解、再思考,一個個試肯定不可以,這時候學生應該學會觀察思考,整體聯想,去猜測。為了方便,先在右圖中用字母表示空格。
這時候橫著讀為:AB0、C2D、6EF;豎著讀為:AC6、B2E、DF。其中A和F分別在百位和個位,不影響和的大小,可以不分析。整體聯想AB0+C2D+6EF=AC6+B2E+DF,只看百位A+C+6=A+B,合理猜測(1)C+6=B(2)C+6比B多1(3)C+6比B小1,有了合理的猜想,接下來一一驗證就可以。
第一種情況只有C=1,B=7,此時表格如右圖,看十位7+2+E得數肯定大于10,相應的1+2+D也要大于10,D只能為8,而E=2與已知矛盾。
第二種情況C+6比B多1,則C=3,B=8,如左圖。此時十位上8+2+E=3+2+D,由于8+2=10,與假設的不進位矛盾,所以不成立。
第三種情況C+6比B小1。C=1,B=8。此時觀察十位,只能D=3,E=7。
這時只有4、5,任意帶入發現都可以。480+123+675=416
+827+35=1278
580+123+674=516+827+34=1377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整體思維的培養,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數學題目,更能夠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樹立整體的思維,用全面的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和解決問題。因此,整體思維的培養,在小學數學課堂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楊斌.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6(8)
[2]張曉明.數學思維在小學教學中的體現及探析[J].中文信息,2018(2)
[3]李青云.淺析韋特海默的數學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4)
(淮安工業園區實驗學校,江蘇? 淮安? 22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