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鸞鸚
摘 要: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橋梁建設質量,與社會穩定和居民日常出行安全聯系密切。施工期間,必須把握好難點和關鍵點,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不斷增強管理水平,保證建設質量。此外,還應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減少施工中各種不利影響,保證高速公路建設達到相關質量要求,更好服務于人們日常出行。
關鍵詞:公路橋梁;混凝土;施工技術管理
1高速公路橋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管理的必要性
混凝土工程是橋梁工程關鍵構成部分,也是工程管理過程的難點和關鍵點。混凝土需要眾多組成原料,選擇原料不恰當或配置比例有誤差,會對混凝土施工效果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出現“豆腐渣”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間,有較多影響因素,必須具備較好技術工藝,否則會產生不同形式和程度的裂縫,影響混凝土結構承載力以及強度。例如麻面、蜂窩、氣泡等不足極易導致該區域結構強度降低,對結構承載力以及嚴密性影響很大。
2 高速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
2.1 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響混凝土材料的硬度、耐久度等要素,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保障后續混凝土施工得以穩定展開的基礎性條件。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既要考慮到路橋工程整體結構的抗滲性、抗凍性等基本參數,也應當盡可能地實現對未明確的其他性能要求的覆蓋,以適應路橋工程未來投入使用后的復雜環境。此外,在選擇混凝土基本材料的過程中也應當結合路橋工程的設計要求,確保水泥強度等級、骨料的含泥量等要素滿足規范化的要求,既要保證其制備混凝土材料后的整體穩定性,也應當控制好骨料顏色等內在指標,避免施工后路橋視覺效果較差的情況出現,以契合當前公共工程路橋施工的現代化發展目標。
2.2 混凝土的制備
混凝土的制備是路橋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起始階段,制備環節的質量控制對于路橋工程的整體穩定性具有基礎性的影響。在依照工程的設計要求完成相應的配合比確定后,應當再次對其配合比進行試驗與審核,最大限度地降低誤差因素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同時,公路工程的路線較長、體量較大,因此,其混凝土制備也涉及大量的機械化設備,在正式制備前,也需要確保設備符合運轉規范要求,排除設備中不確定因素所產生的施工誤差。在進入攪拌程序之前,應當由施工企業的質監部門運用自身的專業力量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要加強對易損耗、易出意外的薄弱部件的審查,判斷其是否存在軸距不對稱、電機故障的問題,確保設備性能能滿足預期的施工進展要求,避免拌和不到位而造成的質量缺陷。在進入攪拌程序后,可能會因材料投入過多、自然環境不穩定等原因而出現原材料外溢的情況,因此,必須配備專人對攪拌過程進行動態化監管,一旦發現外溢情況,出于控制原有材料性質的考慮,應當結合已經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添加相應的材料。當然,這一添加流程不能“草率為之”,在正式使用之前仍然需要對其性質進行核驗,最大限度地規避其中的不確定因素。
2.3 混凝土的澆筑及振搗
混凝土澆筑需要依托嚴謹的施工程序,在正式澆筑前做好檢查工作,對澆筑施工中的主要設備如輸送泵管、卡具等進行重點檢查,確保其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做好澆筑部位的預埋件、模板等的清潔工作,盡可能排除雜質混入對混凝土結構的破壞性影響。此外,必須對制備完成的混凝土狀態進行監督,嚴格禁止任何隨意變更配合比的行為。在進入振搗程序之后,應當按照設計要求以及鋼筋的實際間隙,合理選擇配套的振搗棒,堅持快插慢拔的原則,確保振搗到位。
2.4 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也是保障混凝土結構穩定的重要基礎,在實踐中可以發現,很多混凝土質量問題如裂縫問題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養護不當的直接影響,因此,必須切實提高混凝土的養護水平。部分施工單位為了追求工期進度,在施工中過度關注混凝土的制備及其澆筑施工,而忽略了養護工作,這就為澆筑施工埋下了極大的隱患,不僅會阻礙工期進度的有序推進,也會大大影響工程的基本質量。施工人員必須重視養護工作,在澆筑完成之后,要按照程序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壓實,從而最大限度地排出其中的多余水分;隨后對混凝土表層進行保濕,最后用塑料膜將混凝土表面覆蓋嚴實,這一步驟旨在防止出現內部水分的過度流失。除此之外,要重視溫度對混凝土澆筑質量的影響,在及時監控施工現場整體環境溫度的同時,應當在澆筑體內設置專業化的監測點,以便施工單位能實時掌控其內部的最高溫升、溫差、降溫速率,提高對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控制水平。
3 高速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改進措施
3.1加強施工期間組織管理工作
高速公路施工的相關問題由組織管理部門確定,包括挑選使用材料、質量問題、進度問題等。所以,實際施工期間必須注重組織管理工作。最基本工作內容就是審核圖紙,審核期間必須實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同時,以具體狀況為參考,有效預判施工效果和進度,發現問題立即控制和干預,避免施工期間變更計劃,給施工造成麻煩。有關施工單位,要聯系實際施工標準,明確各構件和混凝土鋼筋的位置,有效處理特殊部位如何施工和施工縫問題。
3.2 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施工前期,將設計施工方案和工程具體狀況聯系起來,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并對相關技術人員展開培訓工作,提升相關人員運用新技術的能力。準備施工材料過程中,必須層層把關,有效開展監理部門工作,確保材料質量符合施工標準。施工前要聘請相關專業機構人員進行抽樣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實時上報并解決出現的問題,保證施工符合相關標準。
3.3控制橋梁混凝土施工工藝
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藝過程中,必須依據施工流程規范。首先,在施工前期做好勘察準備工作,明確影響施工的關鍵因素,包括該區域人為因素、季節性因素、水文地質條件等,制定好應對方案。依據勘察記錄,聯系周邊具體狀況,明確施工條件,包括把控施工材料和應用設備技術,提供良好施工環境。其次,科學確定施工方案,包括培訓作業人員、選擇材料性能,在特殊位置施工過程中要做好安全檢查和防護。監理部門要落實好自身責任,完成檢查報告工作。實際施工期間,做好接縫作業,在橫向板塊間設置合適縮縫。另外,按照實際狀況設置脹縫,需要時還應該構造假縫加傳力桿型,有效改善傳荷能力,提升橋面荷載能力。
3.4混凝土養護管理
(1)管理期間,與空氣直接接觸的混凝土應該按照橋梁結構的外形設置好相應的防護支架,同時,進行相應澆水養護。為提升混凝土質量,在其散熱階段應利用噴霧展開養護。(2)施工時,作業人員應該按照實際施工狀況,仔細檢查試件,標定強度值與試件強度一致方可拆除模板,保證公路橋梁效果達到設計指標。(3)養護混凝土材料時,必須把握好混凝土澆注溫度,避免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層溫度相差太大,保證溫差在 20℃以內。(4)拆除混凝土結構模板后,應該聯系具體工程狀況,清理表層浮漿和砂帶,把控凝固溫差和環境溫差,避免出現溫差過大情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速公路橋梁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技術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應在安全養護、工藝控制、組織管理等環節全面改善。同時,監理部門也要發揮作用,保障工程平穩進行,以獲得更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肖玉 . 高速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與質量控制 [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6,39(11):109+111.
[2] 陳曉明 . 淺談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要點與質量管理 [J]. 現代國企研究 ,2016(12):171-172.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404100)